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01 5
2010-08-27
从一开始,真实就是清晰的。在静默中平衡,我看到了形式的形成与消解。一个不依附于形式的人不必改变形式。水,宝石般的绿;山,靛蓝靛蓝。我看见那在形成的,我看见在消亡的。

     从一开始,真实就是清晰的。从一开始,真实并没有隐藏。从一开始,真实就在你面前。从一开始,除了真实没有别的。你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而不是真实的错。

     人们来问我:为什么神是不可见的?我告诉他们:他不是,是你瞎了。不要说神是不可见的!神就是围绕着你的一切,内在与外在。神不是不可见的--     你失去了看的能力。神就在此时此地。神是一切存在。神只是一个整体的名字,整体。在无数的形式中他是看得见的。在流动的江河中,他就是水流。在红红的花朵中,他是那红。

     神不是不可见的,你不是瞎了就是太依赖你的眼罩。你一直被遮着。你的宗教,你的文化,你的社会,你的条件,文明以及一切只起到眼罩作用的胡扯。你被禁止睁开你的眼睛。你已经习惯于闭着眼睛生存。你完全忘记你有眼睛你可以睁开它们。你变得如此害怕睁开双眼,看见真实,你变得与谎言如此合拍,看见真实将会土崩瓦解。你的整个形象将会垮掉,将会粉碎。你的整座用纸牌搭成的屋子将会倒塌和消失。你过分地生活在梦幻和欲望之中,你变得在内心深处害怕真实。

     不要说神是不可见的。神是绝对可以在此时此地看到的。

     从一开始,真实就是清晰的。

     那么人是在哪里走偏的呢?在于试图成为别的什么,在于试图做别的人,在于试图实现某些设想,在于试图走入未来去成为大人物。自我旅途把你引入歧途。

     放下一切设想。放下一切应该如何的念头。「应该」是最厉害的毒药。只是自然地生活。

     这就是禅的独特之处:它没有给你任何设想,它帮助你自然。它不给你任何形象以便你去模仿。禅宗的师傅说:即使你在路上遇见佛陀,立刻把他杀了!如果你叫出佛陀的名字,漱漱你的口。他们知道佛陀的准信,他们明白;所以他们才那么强硬。他们看上去强硬;他们并不强硬。他们说你只能是你自己,所以不应允许任何模仿。你应除去一切模仿的种子;否则你将成为一种虚假,你将是一个虚假的存在。

     就做你自己。没有其它目标要达到。清醒地、快乐地活着,一切都将会是它应有的样子。没有必要去想「应该」。真实将像影子一样跟着你。你只是安下心来,在你的本性中放松,自发的,自然的。不要按照规则生活。让规则出自于你的本性。

     禅是人自然的宗教。它几乎是没有宗教的宗教,没有神的宗教。它超越一般的道德。

     从一开始,真实就是清晰的。在静默中平衡,我看到形式的形成与消解。

     如果你只是保持自然,你成为一个观照者。一种欲望产生,它形成--你仍是一个观照者。它怎么形成,它就怎么消解。你不必做什么。就像海面的波浪涌起又退落--不必做什么。不必对抗,不必争斗。形式产生又消失,你仍是个观照者。你知道没有与你相同的形式,你也与任何形式不同。

     你曾是个孩子;那个形式来了又消失了。如果你在某处遇见你的童年你会认不出来。你成了一个少年,一名少女--那一形式也消失了。现在如果你在某处遇见你的少年你将会认不出来。你将变老--那一形式也将在死亡中消失。形式像波浪似地行进,来了又去,出现又消失。没有必要被它们分心。愤怒来了又去……对此没有什么可做。如果你能在你的警觉中平衡,它无法毒害你。你一直避开,--近,很近,而又远远地,远远地避开。

始终处于各种形式之中,而又始终觉知到没有一种形式与你的存在是相同的。你的存在对于任何形式也是不可复制的。你的存在是纯粹的觉知。它只是觉知,没有形式。

     在静默中平衡,我看到形式的形成与消解。一个不依附于形式的人不必改变形式。

     这是美丽的:一个不依赖于形式的人不必改变形式。首先你依附于愤怒、贪婪、妒嫉、占有,或别的什么形式。首先你认同了愤怒的形式,然后问题产生了:如何放开它?如何达到没有愤怒?首先你依附于贪婪的形式,然后你开始问:怎么才能不贪婪?现在有必要改造。这是循环运动。

     禅说:首先,为什么认同任何形式?与其试图把愤怒变成没有愤怒,把暴力变成非暴力,贪婪变成不贪婪,为什么不起先就从认同中出来呢?观照愤怒,不要认同它。忽然你既不愤怒也不是不愤怒,既不是暴力也不是非暴力--你是观照者。暴力和非暴力,两者都是屏幕上的形式。你是观照者。你必须超越。现在没有必要改造。试着去认识这一件基本的,非常基本的事情。

     禅并不教你应该实践禁欲,独身--不。它只是说:不要认同性的形式。那里要做一件真正的事情。一旦你与性的形式认同,你就在一个恶性循环之中。第一步就迈错了;现在你到不了家。第一步必须走对,所以没有必要去找一个圣贤并发誓禁欲。你的禁欲是危险的。它是压制而不是别的。你会变得越来越苦恼,性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将令你更加入迷,它将更多地吸引你。你将开始过一种十分**的性的生活。外在:禁欲;内心深处:暴乱。

     禅说:不要担心禁欲;只是不要认同性的形式。当性被产生时,做一个观照者。不要谴责它,因为如果你谴责你就不能做一个观照者。你成了一名参与者。你无法公正,你已经是有偏见的。不要谴责,不要评判。只是保持没有判断的警觉,因为任何判断都是认同的微妙形式。如果你说它是坏的你已经认同了,你已经在反对它。它已经占有了你,它进入了你。如果你说它好,当然,你在认同。

     不要说好或者坏,什么也不要说。当愤怒产生,性欲产生,贪婪产生时,你能保持警觉,不说「是」或「不」吗?你能抵抗说「是」或者「不」的诱惑吗?你能只是警觉,注意它,它存在,不带任何判断吗?然后你就有钥匙了。那是禅的钥匙。它是一把了不起的钥匙,它可以打开所有的锁。

     一个不依附于形式的人不必改变形式。水,宝石般的绿;山,靛蓝靛蓝。我看见那在形成的,我看见那在消亡的。

     对于禅宗来说没有什么真正的问题--因为他观照事物并接受它们的本性。水,宝石般的绿--有什么问题?山,靛蓝靛蓝--有什么问题?一朵花是一朵花,一根刺是一根刺。事物就是它们本来的样子。有什么问题?

     当你开始评判它们时问题就产生了。你说:如果水不是宝石般的绿会更好些。现在问题产生了。如果你说:假如山不是靛蓝的会更好些。现在你陷入了麻烦。

     水就是宝石般的绿,山就是靛蓝的--接受事实。与事实共存,不要把理论带进去。只是继续观照你的头脑。它不停地带来理论。它不让你接受任何东西。它不断地思考:不应该这样,应该是那样。它不断地把想象带进来。

     看……问题在哪里?

     事物就是它们本来的样子。如果你接受这点,如果你明白这点,就不必做什么了。你回家了。然后你不断地观照,你不断地享受。景色是美丽的,景色分外地美丽--可不要把你自己带进去。带着你的评价、判断,自我进入了。

     孩子是一刻不停的,跑来跑去。必须是这样,他是个孩子。现在你要他静静地坐着,你要他像个老人一样行动,问题就产生了。现在你无法看到那孩子是一个孩子。现在你试图把他变成他不是的东西。你就有麻烦了,你也在给孩子制造麻烦。接受它!

     狗在吠叫而你在静心。不要说它们在打扰你。它们与你一点儿都没有关系;它们甚至不知道你在静心。它们是狗--吠叫是它们的静心。你享受你的静心,让它们享受它们的静心。

     一旦你接受,忽然间问题消失了。但在内心深处你继续评判:这些狗要是不叫就好了。但它们为什么不该叫?它们是狗--它们正在尽情地享受。只是接受事实,你将看到你越是接受,它们的叫声就变得越不让人分心。忽然间它们继续吠叫,你继续静心。没有冲突。冲突出自于你的头脑及心态。

     一切都是它的本然。你也处于你的本性之中。世界很好,世界很美--那是能够存在的最好的世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27 16:51:03
看不懂,深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6:51:45
不错,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6:52:24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哲学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6:58:43
看了半天,决定继续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27 19:11:18
这就是有名的禅释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