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从年轻人应该让座这点谈,我想应该还有其他的问题。
一个我在杭州坐公交的实际例子是:一群老太太老先生,提着一个大水桶挤公交车去西湖龙井去打井水,注意他们差不多每天都去,而且没有年轻的亲人陪伴,之后他们呢,常常提着20-30斤重装满水的桶挤公交车回家。他们在这个时候那股精神劲儿或许很多年轻人都赶不上!
我想:如果老人家如果没有什么急事,没有必要在上下班高峰期去坐公交的,毕竟通常情况都有空位。另外,一天的下班时间,疲劳一天的年轻人的身体状况不一定比老年人的状况好多少,过分的剥夺年轻人的效用,只会使整个社会产生对他们老年人的反感。
虽然我们都希望尊老的美德得到传扬,但由于资源的稀缺,很多时候老年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时间配置来使得自己的效用(时间的滞后)一点的减少,而使得整个社会的效用(或福利)大大的增加啊。毕竟当我们只能使用所谓的道德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帕累托改进基本是不存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