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SCI投稿经验,希望对大家有用,下面我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因SCI文章的写作用英文,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要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在文章的写作上,最好不要自己造句子,因为大多数中国学者的英文都不好,自己造句子,很可能是中式英语,老外看不懂。所以,在看英文文章时,看到相关的句型,要做好笔记。自己写文章时,可把老外们用过的句型,拿来以后作些修改。
第二:具体文章写作的每个部分,博士都开课“学术论文英语写作”,课件中有很详细的说明,再就是国外的期刊基本都是网上投稿。登录该期刊,找到投稿需知,也就是“Instructions for Authors”,仔细阅读,就能找到相关有求,包括具体的排版要求。
第三:就投稿SCI文章来说,3分以下都是差不多,跟国内比,也高不了多少,因此若博士生稍有自信,加上写作比较熟练的话,烂文章也能搞个SCI,但是3分以上的文章就别想了,没有真水平,不要混。10分以上的,那是高水平的。再就是有些人喜欢投十分专业,对口的杂志,这时候往往中不了,因为文章水平不高,难中。相反,选择那些不太对口的杂志,编辑对这个领域不是很懂,而且这样的文章对这个杂志来说,还是“新”文章,反而容易中。
第四:对各个杂志社来说,有些杂志社要求数据详尽,方法变化多,论点要小,但做得要深入,若有一两种新方法作为亮点更好,但不强调结论创新。有些杂志社,idea第一,文章第二,方法也不必过多,但方法最好有些新意,但结论一定是全新的,做的不要求过深入。针对文章性质选择相关的杂志社也很重要。
第五:SCI和EI比较钟情于国际会议论文集,所以尽可能的参加国际会议投稿。
第六:针对咱们课题组实际情况,刊物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是为数不多的巷道支护能够用的SCI刊物,影响因子在0.75左右。
查询方式:登陆,
www.sciencedirect.com,在journal/book tile输入 mining 即可以查询到,并且可以下载英文全文。
接下来就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扩展了解:
1、什么是三大检索?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
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
2、SCI和JCR关系。
SCI是一个科学类的综合数据库,只要被其收录的刊物就有了相应的影响因子(IF),每种刊物的影响因子由ISI每年进行统计,并以JCR的形式发布。因此我们说某篇文章的IF是多少多少,就表明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了SCI收录期刊上,且肯定是一年以前就已经出版。同样的,IF实际上是指某本刊物的影响因子,而不是具体到某一篇文章。我们平时讲的某篇文章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多少实际上是一种方便的说法。
JCR是ISI每年还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J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论文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影响因子计算
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以下计算以1996年《Science》杂志为例解释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
Impact Factor 影响因子(I/sub F/):23.605
I/sub F/ = (C/sub 2/+C/sub 3/)/(A/sub 2/+A/sub 3/)
其中,A/sub 2/=1995年出版的文献数=1037(篇)
A/sub 3/=1994年出版的文献数=1054(篇)
C/sub 2/=1995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4189(次)
C/sub 3/=1994年出版的文献在1996年被引用的次数=25170(次)
I/sub F/= (24189+25170)/(1037+1054) = 23.605(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