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点佛说的因果,说得非常好具体是这样的
佛首先认为并不是原因当中会包含结果,理由是如果这个结果是因中已经生起的相的话,那么更本就无从说生,因为它已经存在了,原因当中也不可能重复的生起结果;如果这个结果是没有生起的相,那么它并不在因当中被包含没那么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也就是根本不会存在,更谈不上生起一说(这很象巴门尼得的存在哲学),若因中有果,根本就不用花时间去创造一切外缘,随时都可生了。
佛破了因中有果论接着就破因中无果论了,他认为如果说因中无果,那么就说果是因缘和合成的,可是既然因里面没有果,缘里面也没有,那么等于两个瞎子组合起来也不可能有视力啊?因此说和合也是不对;又,如果因,缘和果性之间没有包含关系,那么这个因果联系就是无法想像的了,因此世间一切逻辑常识都会乱了套了,但是世间法确实每样都是有很严密的逻辑关系的。
我认为以上第二个论证忽略了因和缘当中是可以分有果的部分的,并不能说因为因里面没有果这个整体并且缘里面没有过这个整体,那么就没办法生成,就比如麦子是麦种和泥土,阳光,水这些东西慢慢复合出来的,前一秒中它们可能共同蕴含了下一秒的各个部分分,而不是前一秒一下子就包含了三个月以后的整个形状,因为发展是徐徐渐进,而不是一步登天的,它需要不断的外缘的加入,才能得到现在这个样子。并且原因和结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实体的整体体包含部分的这个关系,因为,形式,动力这些看不见的原因一样在起作用,而佛完全忽略不计了。
因此佛给出的这种中观的归谬法不明显不完全,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其中我敢可能说,事物假设不能只能从因而来,但可以从因缘和合而来,但是因缘和合而生这个理论是整个佛教思想里面最要证明的一个大的虚妄。
第二个哲学问题就是
在楞严经一处说道,六入之中的闻是非自然非和合的(我只举此一例),因为闻梅止渴这个道理当中,人因梅子就会流口水(非条件反射),亦因耳根听入梅的诱惑流口水(条件反射),但这闻并不是从梅中来,若从梅来,那么梅完全可以自谈自说,也不是从耳根来,若从耳根来,那么耳根自己为什么不流出口水,反而要嘴巴来流。
我很能理解佛要用中观的方法来破自然和非和合,但这些例子很多,证明方法很不合适,因为大多逻辑结构是科学的,但具体内容却很不科学,甚至是谬误。
首先梅肯定不能说话。它造成流口水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形象的记忆存储在人的神经结构里面形成了反射源,医学上叫做感受器的东西。其二,耳根也是一个重要的感受器,它们共同一起通过交感神经(传入神经)把信号带入人的中枢系统然后又通过另外的交感神经(传出神经)把指令带到人的效应器(也就是分泌唾液的腺体)上面形成口水。
这整个过程里面是一个因缘和合的超复杂的网络结构,其中有条件的,也有非条件的反射,因此单独的梅是不可能完成流口水这个果的,耳朵也不可能,因此闻必然是非和合的,这个和前面的问题犯了同样的错误,就是把整体强势的抑于个别之中,不考略共同作用的复杂性,并且论证内容,十分简陋幼稚。而这样的论证,楞严经里面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