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脚”网友的观点是,任何利用能源进行生产的活动都会降低能源品质,增加封闭系统的墒。从这点看,任何经济活动都在破坏环境。污染环境本身不属于经济活动,但是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副作用。治理环境问题本质就是治理企业的问题,是要强迫或限制企业做某些事情,也就是对经济的干预。
不管人们是否利用能源进行生产,任何人类活动都会加速热力学世界的运行。
环境、污染....问题从前不属于经济,这象天圆地方一般,只是人们站在狭小的角落里考察过程得出的结论。与时俱进的经济学发展了“外部性”,哥本哈根会议提出了CO2,随着气候、水文、地质等异常的加剧,那些曾经视而不见或故意忽略的灰尘被从地毯下面浮现出来,系统的真正主角 熵 的加入会埋葬一切生产、埋葬一切自以为是的经济学。
开放系统的熵变公式:DS = Dis + Des。只有在过程中消耗的、发生巨大改变的才可能是结构或功能有序的根源,而任何长驻、永恒的结构或功能的有序都以消耗这种资源为代价的。真实世界铁的法则是:消耗>产出这种事件可以发生,产出>消耗这种事件不可能发生!即能量即不会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能沿着一个不可逆的方向转化(可利用->不可利用)。诸行无常的现实已经消灭了无数永动机的梦想,“常驻、永恒”在观念体系中还顽固的守在那个真正主角已经死去的世界。如:经济学 生产->再生产->永恒生产。更有庸俗的认为附着在生产之上的皮毛“货币、市场、资本...”都是永恒的范畴。
正是人们盲目的去迷信(知识、工具...)常驻、永恒部分,将真正的主角(能源、资源)消逝的部分丢在一边,实际上渔网是造不出鱼来,反而会加速鱼的消耗,锄头也造不出地力,反而会加速地力的消耗。依靠工具与技术提高效率只会加速资源的消耗。人们在生产迷信->工具迷信->货币迷信的指引下造就了
满世界的产能过剩和巨大的产出堆积,对货币的迷信超越了历史上任何的宗教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