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从三十年看,还是从六十年看,中国的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上取得的成绩都可以说是奇迹般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中国一直就奇迹不断,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奇迹般地取得了胜利(网络上说);中国在建国三十年的时代,文化革命的浪潮也可以说是世界的一大奇观;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几百年的成就,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对于中国的思想文艺界,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尤其是当下的中国,很少出大师级的人物,真不知道是盛世缺奇才,还是咱们的吹捧不够呢?我们的时代应该怎么界定,那么多的才女、才子,时而叱咤风云,时而温声细语。尤其是这个网络的时代,似乎会打个字也就成了笔者,也就成了作家似的。比如本人也有时会写几篇文字,我想包装好的话,也能成个文学青年者流。可以说,作家太多,写的内容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是就是没有像鲁迅、巴金、茅盾、老舍、沈从文这样的从物出现,就算有几个作家写了几部小说,有几个思想家写了几篇文章,但是他们频频亮相于电视、网络,看看他们的访谈、言论,一方面他们的思想经常看,也就不神秘了,比如一些讲坛上的大师们,看得多了,觉得他们也就那样,有些言论还是幼稚得很。再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有点名气了,但是有人就是不买他的账,被人在公开场合张了一个耳光,当然这种粗鲁的作法是要受到谴责的,但有些人就抬得太高,觉得在中国出现这样的事情,就是中国社会整体道德的沦丧,是民族精神的失落,唉!想一想,鲁迅在北平躲避北洋军阀ZF的通缉时,还不是躲了什么丸的书店里了嘛!
再想想,湖北的石首的事件,想想河南“替谁说话”的事件,我当时感慨,这样的事件为什么出现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但是后来又想想,任何社会有会发生让人匪夷所思事,关键是要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样的事情后,我们该怎么办?改变现在,永远比回顾过去重要。
想想这样一个时代,到底用什么来比喻更生动形象呢?在这样一个人才极度富余,却又极度贫乏的时代。
突然之间,我想起俄国有所谓的“白银时代”,在那个二十世纪的初期,俄国文艺、思想界已经比不上十九世界的繁荣了,但还有一点的实力,所以,已经不是十九世纪的“黄金”时代,故被人称作“白银时代”。那我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包括全球化的世界各国——人才这么多时代,人才这么多的世界,那么我们就姑且叫“破铜烂铁”吧!虽然比不了真金白银,但至少也是金属,在铜与铁的大流中,掩盖着、隐藏着的是“真金白银”,大浪淘沙,时代会留下真正的大师的。我们期望他们出现时,他们在隐藏,而我们以平常心看待时,他们或许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