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423 1
2010-09-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外资优惠政策的实施,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外资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外资已经从最初的合资合作演变到了越来越多的收购、“吞并”,控股各个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从而达到垄断行业,控制我国的经济,已经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也威胁到了民族品牌的生存和发展。  
就拿达能来说,与娃哈哈在品牌使用上的纠纷,将是达能在中国第二次受到重大质疑。达能曾因因乐百氏去年亏损过亿,创始者失去自己的控制权与经营权,老员工大量被裁而受舆论强烈关注。自达能在中国收购了广东乐百氏饮料公司的98%股权之后,乐百氏就一直亏损。批评者认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达能不懂得中国市场,从而让一个民族品牌逐渐被市场淘汰。目前达能公司在中国饮料行业10强企业中,已收购了深圳益力矿泉水公司54.2%的股权、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的股权,以及汇源果汁22.18%的股权。同时,达能还收购了奶业企业蒙牛50%的股权,以及光明乳业20.01%的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现在已有达能在中国将豪门啤酒厂等收购后再高价卖出的案例。事实证明,达能公司来中国,扮演的是一个财富瓜分者的角色,而非一个善意的合作者和财富的共同创造者;不是为了将这些企业经营壮大,而是为了资本运作——将中方企业股权低价收购后再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或上市,以套取巨额资金和利润。
达能中国垄断攻略时间表:
n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n
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了上海酸奶及保鲜乳两个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   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达能获得41%的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
n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n
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比例为5%。
n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n
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股权增至9.7%,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n
2005年10月,达能亚洲第三次增持光明乳业1.85%股权,股份总计11.55%。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n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在过去的10年期间,达能在中国扩张的脚步一刻不停。这家来自法国的食品饮料界大佬,大量并购着中国著名饮料企业。娃哈哈、光明、乐百氏、梅林正广和、深圳益力、汇源乃至最近的蒙牛。对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李国光认为,达能公司实际上已经对中国的饮料业进行了垄断,严重违背了国家六部委《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中“并购方在中国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境内资产拥有30亿元以上,境内企业超过15家,必须报经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审查的规定”。他分析可对达能进行反垄断调查,按照国际惯例,采取法律手段强行解除其垄断地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很早就开始外资并购审查和反垄断立法,通过外资并购审查和反垄断立法来防止外资通过并购控制国内行业、实施垄断进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开拓和发展同样遭到了这些反垄断和限制外资并购法律的影响,如前几年联想、中海油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进行跨国并购时,都遭到了被并购企业所在地国家反垄断机构或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因此,通过立法对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进行审查,既符合国际潮流,更是在对外交往中对等原则的体现,也是保障经济安全、扶持国内企业的有效法律手段。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很早就开始外资并购审查和反垄断立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控制国内行业、实施垄断进而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如德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导致收购方产生或强化市场垄断地位的并购行为;加拿大规定,超过两亿美元的并购协议必须经过ZF批准后方可生效;美国国会和ZF对外国并购更是层层把关,多道设防。因此,目前在扩大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外资兼并重组应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外资并购项目必须经过商务部审批才行,这样会有一些相关措施防止民族品牌被外资敌意收购。同时,为了规避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风险,ZF可以采取一些保护性收购,然后再将其出售给有能力的经营者,从而保证民族品牌不会消失而国家也应尽早立法防范、限制外资垄断、控制我国经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让《反垄断法》尽早出台。通过立法明确外资恶意并购或行业垄断的定义,严格限定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条件,设立外资并购和反垄断审查机构,加强外资并购中的反垄断审查,对发现已有并购中存在外资恶意并购或形成行业垄断的,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分拆或撤销,修改不平等条款,防止外资恶意并购和垄断的产生,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3 13:41:32
中国现在不怕什么,吧达能封掉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