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和生产分离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资本主义再生产就是再生产这种日益扩大的对立,日益严重的分离,分离出日益复杂的经济问题。
但又不能绝对的分离,绝对的分离,社会就无法生产。于是产生了一种对立的运动:在分离中结合,在结合中分离。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离以后,通过商品普遍化——劳动力也成为商品,从而在资本的统驭下,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对立在生产中结合起来。
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在生产领域里,由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决定。可变资本就是工人的必要劳动,即补偿工资部分,剩余价值即工人的无偿劳动。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唯一加入到产品中的价值——工人的必要劳动要由工资补偿,固定资本和生产原料在新产品中只存在价值的转移。这是最真实的生产增殖情况。
但是,资本家考虑的是他投入整个资本后,通过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后,流回货币的增加额,因此他的计算公式是利润与整个投入资本之比——利润率,这就掩盖了资本的剥削率,显示的是资本的回报率增殖率,把对劳动的剥削表现为一种资本的神秘的增殖能力。而市场上复杂的价格变动——即受供需的调节,似乎成了决定利润的主要因素,资本的增殖似乎在生产过程以外,表面上把资本增殖和生产分离开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发展,不同的赢利部门会趋向于平均利润,也就使资本家投入的资本与不同的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剩余价值的剥削率分离了,它的利润增殖只与投入资本的多少有关,与不同生产部门的实际赢利无关了,这就是利润率的平均化。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固定资本的比重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相对剩余价值不断提高,但是表现在利润率上却是不断地下降。这决不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减轻。资本与生产的最初的分离,掩盖了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也掩盖了对剩余价值剥削的日益加重。
隐性利润率的平均化是是显性利息率的基本根据,利息率使借贷资本和工业资本分离开来,股份制使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来,企业高管成了资本在生产领域的代理人。于是货币资本完全和生产脱离了,成了生息资本。企业高官的年薪表面上似乎也是一种工资报酬,实质上却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货币资本家和企业高官的关系是对剩余价值的分赃关系,货币资本家不再直接和工人对立了。旱涝保收地享受着资本的利息。
股市则成为货币的赌博场。
随着资本主义信贷的发展,银行资本家通过借贷资本,通过对股份制企业的控股,完全掌握了企业的生杀大权,资本的垄断发展成了金融寡头的垄断。看来已经和生产分离的资本却扼着社会生产的喉咙。
随着世界市场的不断开拓,掌握了巨大金融资产的金融巨鳄,不仅成为一国国内的垄断力量,而且成为世界的经济垄断力量,不仅通过资本输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不仅通过金融控制而获取巨额回报,而且通过金融危机,扼杀发展中国家的生机,并通过金融霸权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通过军事霸权镇压一切反抗和推行霸权文化。
有评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在外资源源不断流入时,这种“错位”融资尚能持续,但是,当外资集中撤离时,因资金被压在长期项目上,无法立即偿还,结果导致银行信用危机。另一方面,短期游资多为美元资金,外资集中撤离东南亚市场,导致外汇市场上集中抢购美元,抛售本地货币,直接诱发了本地货币贬值,又形成了币种上的“错位”。这种“双错位”被认为是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的元凶。”
“在汇兑制度上,自2001年前后,东南亚出现了事实上的对美元联动关系,重新表现了新形势下的汇兑风险。再次,为了保持与美元的联动关系,在前一阶段美元贬值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大量买进美元,平衡汇率,结果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截至2004年底,包括日本在内的东南亚外汇储备总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中央银行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运用方向成为各国的难题。迄今为止,各国央行主要将储备的美元资产运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导致美国国债价格急剧上涨。”
“金融危机有其制度根源,是资本主义危机。”
“国际信贷、投资大爆炸式地发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机必然会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环节爆发。”
“各国的货币不统一,在国际化的金融市场上美元最终成为交易单位。间接的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创造了助动力。”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信用危机”,“金融活动脱离物质生产成为自身的游戏并进行社会财富利益的重新分配”。
“美国股市最近的下跌表明,整个世界经济出现了严重问题的征兆。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已经陷入严重衰退,而且这种形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人们创造了过高的生产率,同时也减少了投资机会。”
“由于当今资本流动的自由度比过去大大加强,在流动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泡沫”,人们所拥有的“财富”中的“虚拟”成分就多了起来。”
“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务已经不十分重要,现在在西方最唱主角的是机构投资者,像对冲基金、老虎基金等等。所以,霸权不在银行,而在别的机构,像摩根斯坦利、美林公司、量子基金等等,它们采取主动进攻的办法,有意地操纵,人为地制造局面使产业资本家走投无路,而把大量的利润让给他们。这就是现在的局面。”
“近些年以来,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地区金融市场“破绽”百出。这使得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炒家”得以大施技法,卷走滚滚“财富”。当遭受重创的市场纷纷开启“警报器”后,它们又使出“金蝉脱壳”之计,在媒体上大做文章为自己开脱罪名。”
金融霸权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金融霸权的手段。
法国一家报纸指出“惯例已经形成:从2000年开始,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年复一年地为最发达国家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也就是说,在为由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组成的最发达国家集团提供资金支持。总的说来,从北方流向南方的资金少于从南方流向北方的资金。穷国的储蓄居然在救援富国!”
美国文章指出:“有关我国对外依赖性的一个最令人震惊的例证,就是美国的贸易赤字。美国仅在2003年对日本和中国两国的贸易赤字就总计为1900亿美元。此外,有近一半的美国长期国库券掌握在亚洲人手里。”也就是美国通过美圆霸权的强势地位,向别国“借钱”维持着美国的繁荣。
美元霸权利用目前国际金融体制制造对它的依赖,并且轻而易举的剥削他国。亚洲国家中央银行力图通过购买美元资产以控制其货币价值,结果造成巨大的美圆储备。如果美元相对于某种货币下跌10个百分点,就可以导致其等同于10%的外汇损失。
有评论指出:“今天的美国,是一个靠“虚拟经济”(它被吹嘘为“新经济”)勉力维持的国家。巨大的金融泡沫一方面成为食利者得到天文数字般的财富的源泉,一方面成为吞噬这个国家的无底的黑洞。同时存在的是实物经济的严重衰退。证券化即财富以股票的形式存在和流动,极大地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投机性和脆弱性。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国民经济和GDP衡量,美国的金融-保险-房地产业首次超过制造业。最富的1%,掌握着美国私人股票总量的45%。美国一家杂志一方面把美国称为“一个收取贡税的食利国家”,一方面详尽论述美国实物经济的衰退,称之为“非工业化国家”。”
由于货币资本和生产分离,世界贸易中,货币交易额远大于实物交易额。如,世界贸易额某年为6万亿美元,而某年世界货币交易额为600万亿美元,即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额只占到1%,美国当年与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交易还要少,只占到0·7%,可见世界货币运动与物质产品生产流通的关系分离到了何等程度!
货币发行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但是为什么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货币已经膨胀到如此地步,却没有发生严重的、持续的国际性通货膨胀呢?
因为过度发行的货币主要是在虚拟经济领域导致资产价格膨胀,而不会大规模冲入物质生产与流通领域,导致物质产品价格的膨胀。
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券商、外汇交易商和房地产商等,以自己手中的证券、外汇与地产等向银行作抵押申请贷款,获得现金后再到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进行炒作,这些抵押品在炒作中升值后,又可以向银行申请得到更多的贷款,进行新一轮的炒作,如此循环往复,一方面形成巨大的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在货币的支撑下使虚拟资产价格不断膨胀起来。在美国,70%左右的银行贷款是流向股市的,再加上房地产等方面虚拟经济的需求,与物质生产流通有关的货币需求只占不到1%。
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正是推动货币需求与虚拟经济如脱缰野马一样膨胀的重要机制。
1996~2000年这5年中,美国居民的资本市场溢价收入高达11万亿美元,但平均每年由此增加的消费购买只有不到1000亿美元,还不足美国年度GDP的1%。所以由资本市场回流的这部分货币,根本不足以导致物质生产与交换领域中的通货膨胀。
美国国民储蓄率是很低的,本国储蓄不足一般会导致贸易逆差,如果没有足够的外资流入就必须动用外汇储备,如果外汇储备告罄就必须限制进口,强制实行贸易平衡。但对于成为国际货币的美圆来说则并非如此,因为从理论上讲,只要世界各国接受美圆作为交换和储备货币,即便是美国的净储蓄为负值,只要在全球范围内储蓄是稳定和增长的,就可以通过增加美圆的发行来满足进口需求,而不会由于美国过度发行美圆而引发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实际是利用美圆的国际地位,向接受这些美圆的国家征收“铸币税”。
有评论说:“庞大的货币资本已逐步演变为独立于物质经济之外的异生体。这个“货币怪物”不仅培育出了极具泡沫化的虚拟经济,也在不断改写许多传统经济中的重要运行规律,甚至成为世界经济运行趋势的主导”
“在货币脱离物质经济运动的条件下,由于围绕物质生产流通所发生的货币交换越来越不占据主导地位,在国际间货币运动的主要渠道也逐步转到资本项下进行,因此货币汇率就越来越决定于一国资本项下是逆差还是顺差,而与贸易项下的变化没有关系。所以,一国物质生产部门的增长是否强劲,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乃至是否有贸易顺差及国际储备是否充足这些在传统经济中决定汇率的重要项目,现在统统显得无关紧要,而是否可以引入大量国际资本、是否可以保持本国货币的强势,才是决定汇率乃至本国经济繁荣还是萧条的关键。”
美国已经成为一个脱离生产而寄生在世界生产上的一个怪物,全靠军事霸权和美圆霸权维持着,这个寄生国家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维持这个霸权。
资本的历史就是资本日益和生产分离的历史,日益成为社会生产以外的一种破坏力量,日益成为社会生产以外的一种多余的累赘,日益成为一个应该被剥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