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在blabla,赶时间的盆友跳过吧~)
由得知自己被公务员录取到上班,大概要经历若干个月的等待,这恐怕也是鄙人自上大学以来放过的最悠长假期。在此期间,我一直逼问自己,身为一名86后标准宅男,你敢再宅一点么?我决心义无反顾地堕入宅的深渊,于是乎,我松开了鼠标的手握起了铁锅,抛弃了键盘的手抓起了铁铲,勇敢地站起来……注意我并不是在革命起义,只是要做下厨做饭,变得更居家而已囧。居家一个特点是洁癖,我像卡巴斯基一般无情击杀德国小蠊,像人肉搜索一般地跨省追捕蚊子,像整理磁盘碎片一般细致清洁厕所……居家的另一个特点是会变得像唐三藏一样啰嗦,鸡毛蒜皮,就像我刚刚讲得东西一样,嘿嘿。
OK,上面写的内容只是在跟大家开玩笑而已~~意思只有一个,当鄙人决定分享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的时候,那么这段经历,往往是鄙人感觉能够对大家有所交代的,就正如即使宅也得宅得够水平。然而,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经历,鄙人的心虚程度,绝对不亚于目前国内的食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因为,鄙人的公务员笔试水平平庸,也没有经历足够丰富的复习(甚至有两次是几乎裸考的),更没有锻成非公务员不去的意志,能考上很大程度上是属于无心插柳的行为。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国内食品企业一般的安全隐患,鄙人将谨慎阐述自己对于公务员考试的一些观点,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同时如既往的,拙文不会涉及太多具体操作性的复习方法、考试方法,而更愿意去分享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一些所想所思 。
一、个人公考概况
鄙人一共参加公务员考试三次,分别是2010年度的国家、广东省、以及广州市公务员考试各一次。分数大概是:国考笔试104+,行测65+,申论39+,未进入面试;广东省考笔试131+,行测65+,申论65+,进入面试,面试90+;广州市考111+,行测56+,申论54+,未进入面试。(抱歉查分数的帐密没在电脑边,所以只能提供大概分数咯,所以上述分数会有误差的,但是不会太大的说。)
由于在考公之前已有一份待签offer,因此鄙人的考公的策略是,在上学期集中时间准备国考,争取考出好成绩,以便多一个选择,至于下学期的省考市考,由于变数太大,加上学校签约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并不重点考虑。当然最后出来的结果跟预想出入颇大,专心准备一个半月的国考以阵亡告终,而裸考上阵的省考却意外爆冷,只能叹服,人算不如天算,却又不能不算。
注意:下文观点绝大多数源于笔者的考试感受以及臆想,纯粹一家之言,请谨慎观之
二、关于笔试的那些事儿
中国素有以试选吏的传统,自隋唐时期开创科举考试算起已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在当代的公务员考试仍被称为是中国第一大考,即使以重要性论之,恐怕也只有高考能与公务员考试比肩。面对如此牛X的考试,笔者认为应该知己知彼,充分发掘信息,即使不能潇潇洒洒但也不至于糊里糊涂地步入考场囧。
1. 确定性命题:你的行测能力
这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废话,但笔者坚持将之作为一个主要观点。在公考中,不得不承认的现象是,大多数人参加公务员考试都带着玩票的心理,对于自己的行测能力蒙蒙查查,然后考试成绩出来,往往会出现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一些裸考上阵的人中了,而一些拼命准备的人却挂了。这样的结果让人很困惑,有人说,公务员笔试准备与否对最后笔试成绩没有多大影响,也有人说,公务员考试准备得越多,反而考得越不好。
鄙人的观点是,行测能力是影响行测成绩的最主要因素,而行测能力的好坏并必然与裸考或是棉袄考相挂钩,所以才会出现上述的现象。具体来说,行测考试是一种普适性的考试,没有太强的专业性,行测能力的构成包括笔试者的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心理素质、解题速度、知识广度等,这些能力的形成既与个人的天赋又与后天长期的训练有关。于是不难理解,我们身边会有一些裸考的行测“天才”存在,因为他们或者是天赋过人(十分佩服的说),或者是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优秀的行测能力(并不一定需要专门的复习)。
(P.S. 八卦一个小道消息,我的一个行测天才朋友告诉我,他发现行测的能力貌似跟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的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大家不妨测测看准不准咯,嘿嘿~~)
再进一步推论,为什么一些大量复习的盆友,笔试能力却依然没有提高呢?一方面,可能是缺少行测能力中需要的某方面天赋。但是,对于中大的众多优秀的师弟师妹来说,我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复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举个例子,行测考试是很紧张的,基本要求1分钟就要完成1道题,而对于心理素质不佳的童鞋来说,如果不注意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有意识地准备制订完备的考场取舍策略,即使是再多的题海战术,还是会习惯性的崩盘。再换一个笔者自身的例子,笔者的主要问题是解题速度较慢囧,并不善于取舍,因为笔者平时做题习惯有板有眼的,遇到难题就容易钻牛角尖。假如能让笔者再复习一次国考的话,笔者将会重点提高目测题目难易度判断力,强化做题的取舍意识,以此来提高做题的速度。
很多时候,努力并不就等于实力,就正如我辈的凡夫俗子,再怎么努力练球也很难超越姚明,再怎么努力跨栏也很难望刘翔的项背一般。当然这也很正常,因为十只手指尚且有长短,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与别人比较,更需要的是清楚的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如果真的很想取得好的行测成绩,那就想尽办法去认识并且提高自己的能力吧,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我相信,那都比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背多分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