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9-10 10:45:37
其实只是用钱买publication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0:49:28
今天赶超北大,明日赶超哈佛,上菜加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0:51:16
1# jeantirole


为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老师骄傲!不管如何,人才的汇聚需要学校有吸引力,别吃不到葡萄说起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0:52:39
田老师 理想或者“吹牛”:上财要做亚洲的“伦敦经济学院”!
各位网友!别在这里比较国内高校,没有意思,且非常令人反感!

估计lz是故意和国内比较,故意引起他人对上财的反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0:53:38
很多网友 真的是“无知!无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0:59:52
祝贺上海财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00:35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06:19
恭喜。这是好事。
国际上的事,不清楚。在国内,好文章的确是这个学校实力的体现。
一方面,学校排名,其中sci 就占了很大的重头,其次,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好文章也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为什么要引进海龟,是中国学术要走向世界,整天关起门来做学问是不行的,另外国外高校近亲繁殖太厉害了,需要引进新鲜血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08:33
相信国外顶级期刊的审稿水平,不管怎么样,这确实是代表一种水平!比起国内那些所谓专家和大家依据“拿来主义”搞学术或唱赞歌发文章,就是好,强烈支持。打击学术腐败,从踏踏实实做学问开始,从在高质量的国外期刊发文章开始推动学术进步开始,不失为一种方法。强烈支持!随不是上财,但作为中国人,为你自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18:47
中国的校际合作太差,“攀比”之风倒是日益高涨。人家上财的成果果断是件好事,何须同仁相煎,妒意又起呢在!诸位当取人长处,多做实事,少说风凉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20:16
恭喜上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29:58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要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33:40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41:10
广告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50:03
这应该成为中国大学未来的改革方向
应该真正做些有价值的学问

上海财大的经验值得学习
我们坚信科研和教学不分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1:55:35
至少证明上财正在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04:29
很值得恭喜,努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10:54
不错,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13:08
赞一个,谁说发文章不代表水平?你发个给我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15:14
好牛的人啊!!都是国际级别的文章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15:54
不可否认的啊,既然有这个能力在国外期刊上发文章,就是有能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16:04
中国大学行政楼的人有多少是主要站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27:21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33:01
上财确实师资力量很雄厚。视野也算开阔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34:33
看不下去了,这里发言的应该也多是经管专业的高校学生,到现在居然10页的帖子几乎看不见什么明白人。

斗胆做段结案陈词:

本人背景:在美国二流大学(TOP30)和一流大学(TOP5)的金融专业都混过,现在街上谋生。

关于“学术期刊排名”,我的个人体会是国外一流大学仅仅把这个当作参考,仅仅而已;二流大学在评tenure时比较看重这个;三流大学评tenure、拉资金时几乎全靠这个。为什么它的重要性随学校质量递减反而递增?理由很简单,越是水平高的大学对人才评价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没错,这种标准就是主观的、非量化的),越不需要这种看似客观、实则评价力非常有限的排名,越是水平低的机构越需要这种东西来支撑门面,甚至糊弄外行(外行包括政府、教育主观部门、基金会、申请大学的学生和媒体等等)。

金融算是经济学分支,financial economics,所以我说的情况供参考。金融所谓“顶级期刊”,top journal一般有三个,JFE, JF, RFS(有的学校把JFQA也算上),如果偏计量的Econometrica当然也过硬。对于最顶尖的TOP 10一类的学校,论文数量当然要看,但是也可以说无所谓看不看。为什么?竞争过于激烈,最后留下来的人才发文章根本不是问题。那看什么,看的是这个人研究能力强不强,做的东西有没有前瞻性,未来二三十年有没有可能为本系、本校扬名,说得虚一点,就是“是否可造之材”。但这些素质不靠论文数量怎么评价,这是无数外行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似乎所有东西必须量化才是王道。可惜,就我知道,这些东西就是牛牛教授们拍脑袋拍出来的,当然会以“XX委员会”的名义官方宣布。

这种评价是否完美?当然不是。比如人际关系、学术政治等弊端都会因此而生,很多天天骂中国的人大概不知道国人的丑陋老美一点都不缺,而且像金融系这种财雄势大、竞争激烈的地方是屡见不鲜。但美国高校的好处是有一个十分庞大的学术人才市场,顶尖大学最起码有七八个,前二十名的水平也相当高,算上某些有特色的州立/市立大学,找出三十个不错的大学并不算难。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所以,人际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有效对冲掉(个人看法)。

反过来再看论文数量排名。这种方法糊弄外行的有两个地方,第一,所谓“客观”,因为都是客观数据;第二,所谓评价力高,世界一流大学必然顶级论文多云云。现在来反驳,第一,在失当的评价指标下,数据是否客观是无关痛痒的。举个极端例子,比如我说评价好教授的指标是三围指标,这个也是客观数据,但大家一看就明白,三围大小跟教授水平有什么关系?所以第二条被反驳后,第一条将不攻自破。第二,是关于指标评价力的。以Arizona State(Ohio State也作过类似研究)的论文数量排名为例,如果把(顶级期刊)在长期(比如20年以上)的数量排名曲线和牛教授们心目中的金融系排名曲线比较,大概看上去是很有相关性的,比如好学校好论文多,差学校差论文少。这在区分不同档次的学校时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其问题是在水平相当的学校之间,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作废——因为其根本假设是(顶级期刊)每一篇论文具有完全相同的影响力——对于发不出论文和论文不愁的学校来说,这似乎是不证自明的;但在水平相当的学校之间,这何其荒谬!因为大家都知道,20-80原理在学术界可能更极端,1%的重大突破是建立在99%的平庸的、哗众取宠的、重复的的所谓“成果”上的。Black-Scholes是发在二类期刊的,但它是Modern Finance的基石。这一篇论文超过同时代所谓“顶级期刊”的论文100篇也不为过。这就引来下面的问题:有人说为什么一定要看重大突破,踏踏实实的出文章不很好么。对不起,就我知道的美国TOP SCHOOL(比如前面七八名的),没有一个不是抱着这种“野心”的,惊人的资金投入、残酷的淘汰和长时间细致的考察,都是为了在十个人中找到一个“学术之星”,注意找到“那一个”是目标,培养“十个”只是手段。本帖中可以看出某些上财朋友以赶超北大自居,那么应该也是志存高远,不是为了甘居国内二流院校的,那就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于是又有聪明人说,你不就是要“重大突破”么,那么看论文引用次数好了(好像理工科的什么影响因子):重大突破必然被众人引用。很遗憾,第一,”重大突破“不一定能及时被同行认可(更不用说外行了),比如B-S公式在发表的将近10年内一直受到学界冷遇(虽然受到华尔街的追捧)。第二,既便被认可,也往往是”热门课题“的”突破“(甚至不一定是重大)为世人瞩目,这一点学界也不能幸免。一篇“冷门课题”的突破,随着时间沉淀和后续研究的推进,可能在三十年甚至五十年后才被人发现重大意义。如果说这对年轻的金融学来说还不明显,那么在自然科学领域实在是有太多例子了。

回到原话题,究竟什么评价指标才有效?很简单,第一没有完美的评价方法,第二在种种有缺陷的评价方法中,某一时期学术权威人士的评价最为有效,尽管其有主观、难以量化、受利益驱动等负面因素,但其 “专业意见” 这一条优点就远远超过其他。比如美国曾有过向大学金融系主任发放问卷的调查,但最后不了了之,其原因很可能是看上去“不够专业”。美国类似US NEWS的媒体也热衷搞排名,而且影响力很大,如果不是无知的话,那只好说美国媒体manipulation的手段是炉火纯青了。

我不想一下子否定“期刊发文数量”这种挑选几个所谓“客观”指标、分配几个权重的排名方式,我甚至觉得对法学院JD、商学院MBA/MFE等职业教育是有相当参考价值的(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但恰恰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实力来说,这种排名非常失真,特别是打着”客观“的旗号被外行人滥用之后,我觉得,近乎无聊。

联想到现在上海交大搞什么”世界一流大学排名“,标榜”注重研究实力“,而且居然还在一些国外大学关注之后沾沾自喜,实在是可笑中让人可悲,大概是国人在教育领域内急功近利、崇洋媚外、法不得法最光怪陆离的一种杂交体现了。也罢,做不了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一下世界一流大学,过把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35:20
确实是值得庆贺一下,但是学校也要反思对学生的工作,老师做好了必然会被挖走,学生校友却是永远存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42:16
论文的水平不要单单看杂志级别,要看是否又开创性的观点,论文再多,级别再高,只是丰富别人的理论,不能说是真的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49:35
发论文只能说明一定程度上的牛吧,其实说白了,顶尖杂志发论文也是靠一定关系的(比如某个米国牛人的学生),只不过目前多数国内的老师不到那个层次,不可能有那种关系,所以大多国内的牛人大多选择在经济研究等等杂志灌水了,因为他们的关系仅存在于国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50:26
有病啊,天天评来评去,又不是你自己,能往自己身上长多少金子?还是老实点,做好自己的事吧,天天跟这比,跟那比,小家子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0 12:51:32
上财牛人多啊,
给大家说一个给我们上课的牛人老师。
据说十年内发了六篇经济研究。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下。
老师名叫徐X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