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291 2
2010-09-11
从中投公司建立近三年来,针对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投方面几乎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应,也未就巨额投资亏损作说明   中投公司再次面临亏损的局面以及大众的评判与质疑,恐怕是无可避免的事情了。   根据美联储当地时间8月31日宣布,批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持有摩根士丹利10%的可转股权单位转为拥有投票权的普通股。从当初协定的每股48.07美元的转股价格和当前每股约25美元的摩根士丹利股份对比来看,两年的投资,中投在摩根士丹利的投资亏损现在看来可能成定局,浮亏金额约9亿美元。   作为以外汇储备为资本运营的国有独资公司,中投肩负着2000亿外储保值增值任务和社会责任。然而,自2007年成立以来,中投在海外投资的战绩实在说不上出彩,在投资黑石、投资大摩,乃至在投资相关债券投资上,可以说是“屡战屡败”。   对此,除了质问的声音外,许多人都报以祝福和同情的目光,因为中投的运营而生着实有点生不逢时,成立不久就遭遇金融风暴。   但不管是“生不逢时”,还是市场风云的变幻莫测,都难以说服与解答人们心中的疑惑。有业内人士提出质疑,难道中投公司在拥有国有财产进行投资权力的同时,就不用承担相应的投资责任?作为肩负着2000亿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任务的中投,屡战屡败的海外投资行为,到底有没有一个问责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1 17:42:39
其实公正的说,我们是否有点操之过急,毕竟中投的投资也才几年,现在对盈亏定义尚早。
当然,个别投资明显显得很憋屈甚至不知目的为何,那么这一点可能也是我们的水平问题吧,当然中投也有外国专家,但是专家遇专家,水平到底哪个高就不好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11 17:58:29
投资团队+研发团队+管理团队=有点盲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