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60 2
2010-09-15



《全球观点》诺基亚盛极而衰的3个启示
·
2010-09-15 01:14
·
工商时报
·
本报讯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00915000038&cid=1207

彭博社专栏作家林恩(Matthew Lynn)周二撰文表示,若是问起1990年代最成功的欧洲公司,答案非芬兰手机大厂诺基亚莫属。若再问起2000年代最令人失望的公司,答案还是诺基亚。

 10年前,诺基亚是那个世代欧洲最成功的企业。该公司掌控新兴的手机市场,并打造出手机业最强大的品牌。

 可是,过去3年来,诺基亚传出来的都是坏消息。自从苹果于20071月推出iPhone,诺基亚的股价已跌掉47%。一度是全球最闪亮的金字招牌,如今黯然失色。根据市调公司明略行(MBO)所做的2010年百大品牌调查,诺基亚大跌到43名,12个月内排名直线滑落30名。随着手机平均售价和市占双双下滑,获利率亦在萎缩当中。

 没错,诺基亚仍占有三分之一的全球手机市场。但是,她却像是被困在市场当中,动弹不得。三星等韩国大厂主导平价的消费者市场,苹果的iPhoneRIM的黑莓机则霸占高阶的智慧手机市场。

 上周,诺基亚礼聘微软前任高阶主管艾洛普(Stephen Elop)担任执行长,希望力挽狂澜。大家都祝他好运。但作者表示,假如这位仁兄确实很了解手机业务,那他在微软显然留了一手,因为微软在手机产业从来没什么长进。

 作者表示,诺基亚必须面对一项残忍的事实,亦即尽管仍占有市场地位,但她已像是一家过气的公司。她错判手机产业与运算及社交网络结合的趋势,现在才想急起直追,或许为时已晚。

 欧洲产业可以由诺基亚的没落得到3个心酸的启示。

第一,绝对不要耽溺于往日的荣光。诺基亚在业界迅速崛起。但达到颠峰之后,就没有再积极创新。相反的,该公司一味固守市占率,却无法推出令消费者耳目一新的产品。
第二,
第三,诺基亚不愿挑战自我。该公司坚持手机就是用来拨打与接收电话,而忽略人们也想用手机来收发电子邮件、查找附近的美食餐厅,以及更新个人的Twitter 网页。
第四,
 第三,诺基亚遗世独立,无法形成产业群聚效应。作者表示,在芬兰建立一家科技巨擘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可惜,诺基亚的周遭没有围绕网络公司或消费电子厂商。所以,她不处于创新的核心,否则诺基亚必然每天都会被迫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诺基亚当然可以把总部迁到加州,但这会引发芬兰国内的高分贝抗议。不过,即便如此,也胜过日渐式微。

 最后,作者表示,诺基亚想要东山再起或许为时已晚。但欧洲还有许多独霸一方的公司,像是石油业、航天业、制药业、汽车业和金融服务业。他们都可能犯下相同的错误。欧洲汽车业是否已做好充分准备,因应电动车时代来临?制药业是否准备好合并运算及生技业?金融业是否已能面对未来10年债务只减不增?可能没有。

 以往,政客和商业专家大声为诺基亚鼓掌叫好,并由她的崛起获得启发。现在,他们应该花相同的力气去研究她走下坡的教训。如果不这么做,欧洲产业恐将重蹈覆辙,而欧洲已禁不起再损失更多产业界的领导企业。
 (萧美惠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15 10:14:29
我觉得诺基亚没把握准市场的脉搏,手机市场属于快速消费品市场,这类市场是典型的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而现实中应该是寡头竞争(忽略杂牌小厂商),寡头竞争者之间经常有博弈存在,诺基亚明显是在这种博弈中处于下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0-25 20:28:29
谢谢分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