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中央政治局9位常委近期密集到基层展开调研,引发外界关注。中国经济学家此间对文汇报记者分析,由于下月中共将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9常委此时密集基层行显然是在为五中全会预热,同时也是在为会议的重点内容“十二五”进行深入调查,以在未来决策时做到统筹和均衡。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有重大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可概括为人本、绿色、创新、协调“八字方略”,其中,“以人为本”将是转型的重要航标。
本月以来,包括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和中部不同类型的省区,包括广东、浙江、福建、新疆、宁夏、黑龙江等,考察调研内容涉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个方面。
中央党校教授王静表示,在以往历次中央全会前,中央领导均会到地方进行密集式、整体式和长时段的实地调研,体现了中央领导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决策程序和执政风格。
料与五中全会及“十二五”有关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常修泽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中央领导的密集调研与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会议的重点内容“十二五”规划有重大关联。他表示,五中全会将重点讨论“十二五”规划,而“十二五”的核心,又是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线,这就需要中央高层对整个国家及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调查,并了解地方的应对“招数”和思路。
常修泽表示,现在的中国已由前30年的以生存为主要诉求阶段,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主阶段,期间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以“GDP为中心”的幽灵持续在中国游荡,只顾及GDP的“物本主义”曾长时间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而在南方部分省份出现新的劳资关系矛盾等,所有这些,都亟需进行调整。
“八字方略”成“十二五”新理念
常修泽表示,“十二五”不止是经济规划,而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齐规划,做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他认为,“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将有新的理念和思路,可概括为“八字方略”,即“人本、绿色、创新、协调”。
具体就是:一、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核心层面的转型;二、以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层面的转型;三、以内外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和城乡协同为内容的结构层面的转型;四、以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环境制度改革的“五环改革”为重点的全方位体制转型,从而为上述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体制支撑。
面临“第三波历史性大转型”
他指出,“五环改革”须准确把握每个环的“中心”,即:经济体制改革要瞄准市场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瞄准民主化、社会改革要瞄准和谐化、文化改革瞄准价值的先进化和多元化、生态环境制度改革则要瞄准生态文明化。
常修泽认为,中国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波历史性大转型”,这将是继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始于1978年迄今仍在攻坚的“经济体制转型”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又一场重大而深刻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