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在仅有20 年历史中国股票市场中,同样演绎着巴菲特式的成长神话。公
募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在近些年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管理能力提高,
在中国A 股市场中,为制造神话贡献了不菲的力量。在2006-2007 年大
牛市和2005 年-2009 年的5 年间行情中,基金持十大牛股的个数和占流
通股比重的平均值是随着行情上涨而逐季度增加的。
中国股市2005 年以来,A 股市场整体波动和行业指数涨跌基本上遵循了
经济周期的波动轨迹。而无论是阶段性还是年度牛股也绝大多数出现在
区间涨幅前十位的行业(按照证监会行业指数分类)中。无论是阶段性
行情中,年度行情中还是五年来的长期行情中,机械设备,金属非金属,
石油化工,医药生物,房地产,商业贸易,采掘业,食品饮料等行业都
位居牛股数量前十名,这八个行业在各个统计区间累计制造了72.53%的
牛股。五年间这八个行业的市场表现跟随了经济周期波动及其自身行业
景气周期变化,同时基金对这些行业的持有情况也与其市场表现和景气
周期呈现正向波动。2005 年-2009 年,无论是在阶段性行情中还是在年
度行情的牛股中,基金的整体持仓与牛股的上涨呈现正向相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出结论:基金的专业投资在过去的五年中跟随了经
济周期,踩准了行业景气波动和行业市场波动的脉搏,从而在相当程度
上参与了牛股制造。按照本文探寻出的基金参与牛股制造的轨迹,我们
试图去寻找下一个5 年中,大牛股制造的温床:我们认为从经济发展的
角度看,中国经济的转型势在必行,然而转轨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期间
周期性行业与消费和新兴行业将在股票市场交替表现。消费升级和科技
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将逐渐增加,最终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
力。2009 年4 季度以来基金行业配臵的重点已经转向这些行业,由此我
们猜想未来5 年中,这些行业或行业中的部分具有高成长能力的子行业
或将成为制造牛股的温床。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