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了要“治天下之乱,化天下之穷、去天下之恶、成天下之善”,而教“人文之道”。何谓“人文之道”?“人文之道”即人群的“互生”之道,彼此都能在对方的帮助下生存地更好,这就是“仁道”。何谓“仁”?“仁”分开为二人,即表示其意义为人际关系。
孔子与孟子都曾把“仁”字解释为“爱人”。孔子的人文之道就是要给一般“只为自己而活”的人们,一个不一样的价值观。那就是:人的生命的最大意义与价值就是“为爱别人而活”。你因为别人的爱而存在,因此你要爱别人。
当前的世界,危机四伏,因宗教之争、资源之争而导致的战祸不断、更有甚者,是自然环境的失衡、地球生态的恶变,直接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一切,都源于缺乏“人文的生存法则”,他们不是为爱别人而生活,只是为自己而生活的。 孔子的“人文之道”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治易”要方。
我们要学习孔子的“共生以及互生”的人文生存法则,藉此可消除来自于“自然生存法则”中的,同类群体间相互戕害杀戮的“祸患”,进而造化出彼此的“互生不息”的恒常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