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养老产业“营养健康管理”发展格局
一、养老产业“营养健康管理”发展格局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多项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下称“报告”),报告称,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

随着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增长,老年人经济需求和潜在购买能力将带动可观的消费市场。养老产业是一个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产业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行业的所有类别。中国是全球养老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孤独老人、病残老人和空巢家庭数量的不断扩大,对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年人相关的产品也存在巨大的需求,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一个巨大消费市场的潜力。
根据《2017年老年消费习惯白皮书》的预测,未来老年产品及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5691亿元。养老产业尚处于初步发展时期,正在逐渐形成以养老金融、社交娱乐、营养健康和养生理疗等几大板块为主的养老产业发展格局。
二、趋势研判:“营养健康管理”的发展方向
2020年1月份下旬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很大影响,对养老行业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疫情期间大部分养老机构采取了全封闭管理,严格的防控措施导致成本暴增。部分机构反映,其日常医用消耗品的支出是以往的接近十倍,日常餐饮成本也增加较多,依靠康养护理和餐饮来增收的结果更是雪上加霜;
2、由于老年人群体免疫力低下,对抗病毒抵抗力明显较弱,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等传染病对老年人有更大的伤害,一旦遇到疫情,就会对养老服务产生毁灭性冲击;
3、因相关政策规定机构不允许售卖相关营养品,导致疫情期间机构体质弱和护理老人因营养不良急需加强营养干预而无产品可用的尴尬局面。
2020年4月24日,在民政部2020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介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对民办养老机构来说,一方面收入减少,据民政部抽样调查,养老机构与同期相比收入减少20%左右。另一方面运营支出增加,调查显示,养老机构平均支出增加20%—30%。
疫情之后针对养老机构、社区驿站、居家老人的健康管理、营养干预如何提供更好的服务,将带来新的方向。

2020年1月28日江苏省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颁发《关于养老机构“强免疫防感染”老年营养配餐专家建议》共计8条:
(1)坚持平衡膳食,食物多样的原则。饮食中主食干稀、粗细搭配;蔬菜水果多安排西兰花
胡萝卜、青菜、菠菜、芹菜、柑橘、猕猴桃、山楂等食物;蔬菜、水果要保证新鲜;蒜类食物根据老年人口味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总量每日不少于500克(1斤)。
(2)增加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饮食中应提供足量、适宜的畜肉、禽肉、鱼虾、蛋类、
奶类、豆制品,每日肉鱼蛋类食物不少于100克(2两),也不宜超过150克(3两);奶类200~300克(1瓶);鸡蛋1~2个;豆制品相当于黄豆15~25克。
(3)适当增加菌菇类食物。经常提供多种形式的含银耳、香菇食物,如莲子银耳羹、香菇豆腐羹(或香菇配菜)。
(4)食物烹饪方法以蒸煮为主,少油炸,多种调味,各种食物加热熟透。加工好的食物质地、
形状满足老年人的咀嚼、吞咽功能,让老年人真正获得机体所需的营养。
(5)每日适量饮水,包括汤、淡绿茶在内,每日总量不少于1500毫升。
(6)不吃冷食。如果水果较凉,可隔水稍加热或煮成果泥、果羹食用。
(7)摄食低于正常30%的老年人建议增加蛋白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补充剂或使用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补充,以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
(8)采用分餐制配餐服务。
专家建议中的第七条强调老人要加强增加蛋白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补充剂或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补充,以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
在2018年5月份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办的“老年营养餐标准化技术研修班”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营养食品分会主任付萍教授提出的解决老年人营养问题的方案是“一餐一饮”:“一餐”指老年人的日常餐食,“一饮”指当老年人饮食营摄入不足时用来补充营养的高营养密度的口服营养补充剂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第八条强调分餐制配餐规范:其一,可以预防疾病传播;其二,保证老人的摄入均衡营养充足;其三,设定选餐标准,促进对标准的认识;其四,分餐可以节约食物浪费,提升的责任感;其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老年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只要老年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营养健康状况就能明显改善。
三、某中高端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
现实养老机构中面临老人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2019年国内某知名养老机构参照2018年2月1日由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WS/T552-2017)》方法和规范,对全院老人进行营养风险调查及营养现状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调查人数及内容以调查当日有效在院人数为准)。

从上述表格得出结论:
(1)截至调查日期时全院住院人数共428人;
(2)全院营养状况良好人数合计59人,占比为13.8%;
(3)全院暂无营养风险人数合计57人,占比为13.3%;
(4)全院存营养不良风险人数184人,占比为43.0%;营养状况不良患者人数128人,占比为30%,两者合计为73.0%。

从上述表格得出结论:
(1)一二区患者营养不良占比较大,占一二病区人数比列为59.4%,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属于潜在营养不良患者人数占比为28.3%,两者合计87.7%,显示一二区仍是营养不良发生重点病区。
(2)三区患者患有营养不良占比为28.5%,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占比38.7%,两者合计67.2%,分析显示三区潜在营养不良患者发生概率较大,应注意加强防范和监测。
(3)四区患者营养不良所占比例较低,占比4.6%,营养状况良好占比35.6%,但是超重/肥胖型营养不良占比高达60.1%,提示四区患者营养过剩,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4)以上营养不良造成体重不足对健康有哪些负面影响:
- 增加疾病的易感性; 
- 骨折率上升; 
- 损伤及外科伤口愈合缓慢; 
- 易出现精神神经症状; 
- 某些应急状态者的耐受力低下;  
- 对寒冷的抵抗力下降经不起疾病消耗。 
 
四、“营养健康管理”理念发展历程
随着居民对健康管理意识加强、居民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相关健康问题的显现,人们对食品营养需求将不断释放。

1、营养健康食品消费意识观念正逐渐建立
(1)解决温饱阶段
(2)选择吃好阶段
(3)科学营养阶段
(4)“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
某些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缺乏现象在我国的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中普遍存在。因“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加营养强免疫
增加免疫力营养干预时,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的营养食品,满足健康个性化的新需求。营养配方食品中蛋白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补充剂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更加受到中老年人群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