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0-4 18:16:42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11
——“所以我经常强调你的逻辑很差,简单的例子你爸爸是男的,并不意味着男的都是你爸爸我说的对吧”



你的问题是:别人都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爸爸”,你却硬要另外“定义”,把“爸爸”定义为“成年男子”,于是见了成年男子就叫“爸爸”。

别人说你错了,你还说:“没关系,我以后会做补充解释”。

你本来在家里这样叫叫,也就算了,家里人都知道你的实际意思。但你非要把只在你家族内部“自洽”的理论拿到外面去,要去解释外面的世界,跑到马路上乱叫成年男子为“爸爸”。
你上面的说法给你自己最合适不过了 你也就是这么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19:14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25
利润就是钱,钱是通过出售商品得到的,商品的交换能力越大,出售得到的钱就越多。商品的交换能力就是“价值”。

劳动价值论的本意,是在“价值”和“劳动”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这样,资本家出售商品得到的钱,扣掉成本,就是利润,而这个利润只能是来自对工人劳动的占有。

但是,马克思论证“价值”和“劳动”的关系时存在错误,结论不能成立。

捍卫者们眼看救不了劳动价值论了,居然出来耍赖,说“‘价值’只是马克思为‘劳动’取的名字”,“每个人都有取名的自由”。硬要用“取名”的办法在“劳动”和“价值”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

天下那么多字,放着不用,却偏要选“价”和“值”二字,排列顺序也和“价值”一样,这里的用心还不一目了然吗?

这就像一个侏儒,非要取名“王大个”,然后说自己是大个子。天下文字那么多,为什么偏要用“大个”两个字呢?其内心动机不是一目了然的吗?还装什么无辜呢?

侏儒本来也是人,也值得尊重,但硬要充大个,就可笑了。

劳动,肯定对商品价值是有贡献的,但硬要通过“取名”等无赖手法,建立起“劳动”和“价值”之间绝对的对应关系,排除其它生产要素对价值的贡献、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就很可笑了。

这种理论如果只在信仰者小圈子里玩玩,倒也算了,却非要拿出来“放之四海而皆准”,宣称要“解释”客观世界,要指导人类改造客观世界。那就滑稽了。

我最佩服捍卫者们的,就是他们的脸部皮肤的厚度。
效用 交换价值 并不是价值的普遍含义 价值的普遍含义非常多,所以你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1:33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1:59
——“他的推导没有任何错误。这个也是他定义的依据,只不过你没能理解他的理论体系所以才说他是错的”

——“我后面说了“他的理论体系”而你仅仅抽出一句话就来否定所以要不是理解有问题那就是别有用心的断章取义”




说了“他的理论体系”又怎么样?难道就意味着你认为马克思的推导是错误的,或者这个推导不是马克思做定义时的依据?
说了是理论体系 而你却抽出其中的一句话说明你喜欢断章取义,纵观你的帖子 本来我是一整段话的,偏偏被你断章取义成多个帖子拿出来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2:39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0
——“这种说法是你的个人认识”



我这些“个人认识”都是有依据的。面对这些依据,你也只能王顾左右而言他、东拉西扯、耍赖狡辩罢了。
你的这些依据都是西经的标准然后把西经的标准说成是普世的标准!这就是你的依据 你的依据之一就是断章取义然后批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4:41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0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这么多个字用价值来做名字最好,总比每次引用都要说那么多个字好得多”



为什么一定要用“价值”这两个字呢?天下文字多得很,为什么非要用这两个字呢?还不是想在“劳动”和“价值”之间人为地硬拉出一个关系来吗?还不是想傍“价值”这个大款吗?
因为社会是人来劳动创造的社会的一切新的效用都是劳动对物质进行改造后产生的,所以劳动是所有商品效用的源泉,于是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样说的很通嘛!所以说是价值这个东西沾了我们劳动的光,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人类世界,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交换价值。

相比较西经的无耻行为我们还是很高尚的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6:37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1
——“低收入者买不起房就是因为被剥削到无力买房了,而资本家为了把手里的房子卖出去所以就用各种手段刺激低收入者贷款买房已达到他们出手商品房的目的,于是低收入者还不起贷款,最后资本家自吃恶果银行资本家纷纷倒闭大快人心!”



如果资本家真像你说的这么傻,共产主义早就实现了。
资本家不过是人格化的资本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资本周转和利润 所以他们想聪明也聪明不起来他们只能想着怎么快速把商品房卖出去。

然后刺激消费者贷款消费 还美其名曰;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8:46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2
——“你又断章取义了,马克思不是还说价格随着供求关系上下波动么?”


你又偷换概念了。马克思说的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马克思的这种说法是为了掩盖劳动价值论不能解释商品价格的尴尬而生造出来的。但这种说法仍然不能拯救劳动价值论。

房子的价格是围绕它的价值(建造时凝结的劳动量)在波动吗?现在房子的价格远远高于建造的成本,如果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话,以后某一天房价的价格应该同样大幅度地低于建造成本。但这种情况会出现吗?

这种情况过去出现在其它商品上吗?邮票的价格大幅度上涨,马克思的追随者也是解释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但只见向上“波”,却从来不见其向下“动”。

所以,价格只会偏离“劳动价值”,而不是围绕其波动。
这个东西涨了别的东西就跌了 总量还是没变 只不过房价高了 汽车的价格就低了,所以总体上往上波动的等于往下波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29:29
215# hj58


本质还是官商勾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30:40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4
——“大米是消耗品,停车位不是,将来拆迁还能获赔,用来赔付的钱就是来源于将来新的购地者的土地使用费,所以还是所有权在起作用。”



你怎么保证房地产的价格永远上涨?如果是下降呢?如果补偿价低于现在的购买价呢?那么这个“所有权”就不能“得到价值”了,反而要“失去价值”了。

所以,你对所有权的认识完全是错误的。你只看见投资者赚钱时的情况,却看不懂赔钱的可能性。

你盲目信仰马克思的理论,戴着有色眼镜看资本,于是资本只有罪恶,没有积极因素。

你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放弃独立思考,盲目信仰马克思,不能区分马克思理论中正确和错误的部分,不管对错,一股脑全部接受。
投机嘛自然要承当各种风险,比如政策上的风险。这个不是价值规律本身的问题而是认为的因素。

我从来没否认过资本的积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31:31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5
——“因为我所理解的含义都是马克思原著中明确论述的,只不过你没看见罢了”



马克思不论证劳动和价值的关系,就直接定义“价值”,在马克思的哪本原著里写着?
资本论直接定义商品的价值指的是 凝结在商品的人类劳动,然后由此开始论证资本的剥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8:32:59
hj58 发表于 2010-10-4 02:07
你稍微有点骨气行不行?不用“价值”这个名字,照样推导出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剥削,那才牛呢。

非要赖在一个名称上,可怜兮兮地把整个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建立在“取名”上,窝囊不窝囊?
这个没有什么窝囊的,就是喜欢用价值 非常好嘛!看了就舒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9:22:46
——“这个没有什么窝囊的,就是喜欢用价值,非常好嘛!看了就舒服”



我承认我碰到耍赖的就没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9:26:43
马克思真可怜啊,现在要靠人耍赖来捍卫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07:21:23
——“劳动这么和价值毫无关系呢?就算说价值是指效用,那么劳动很明显具有效用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所以说你的逻辑非常混乱”



你稍微讲点道理,你的观点立即就站不住脚了。

按照你的说法:劳动是一种效用,劳动是使用价值。但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其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交换价值未必大。

马克思经济学里说的“价值”已经是“交换价值”了,这种区分在亚当斯密时代就建立起来了。马克思说的“价值”已经不是十四世纪的“价值”——既可以代表交换价值,也可以代表使用价值。

你可以通过说“劳动是一种效用”,把“劳动”和“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但这样一来,也就彻底割断了“劳动”和“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

所以,即使劳动的确是一种使用价值,你还是不能使用“劳动价值”这个概念,而只能使用“劳动效用”这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07:25:32
科学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讲道理,就能够把问题讲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07:50:41
hj58 发表于 2010-10-1 11:45
——“理论本身内部可以成立说明了它在逻辑上是对的,那么就可以用于解释客观事物。这里的成立指的是自身逻辑成立”



不对。客观事物是外部事物,理论内部自洽并不等于能够解释理论之外的事物。

乞丐称自己为“书记”,如果他“定义”乞丐或为乞丐“取名”书记,那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问题。但是他一走出他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客观世界,据此要求参加党委会议,就要被当做神经病了。
两个人是一样的水平。苹果好坏与如果……那么……的假设的水平。互相吹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08:46:29
黄老怪从来不认识不以自己意识为转移的外在为对象,所以总是以为自己的逻辑具有无比的魔力,因此,总是要求什么逻辑自洽的问题,所以对于存在的事实可以闭眼不看,只谈论什么“如果……那么……”之类的假设或者编造故事进行推理或者选择。再没有比这更可笑的了。
黄佶的名字,在他刚出生的时候,真的是很偶然的,但是一旦这个黄佶入了户口,并且户口本上标明了黄佶这个人的出生日期、性别、居住地等等,那么,这个一开始很偶然的名字就成了一个现实的、真实的、必然的黄佶了。这正如一开始的时候,给现在这个黄佶叫什么黄药师、黄老怪、黄狗蛋等等是一样的,不管一开始是多么偶然,但是总会转化为必然。
因此,黄药师(这个名字我开始叫罢,后来的其他叫法也一样,是偶然的。)在价值这个概念问题上产生的诸多的形而上学的辩论,里面产生的许多自相矛盾的东西,那是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的,因为,他不知道黄佶和黄药师的区别、或者黄佶和黄老怪或者黄狗蛋的区别那样。这本来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他所能决定的,只不过后来大家只能这样叫而已。
关于价值也是这样。一开始的作家,对于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每天以大量的商品交换不断重重的客观存在写下了价值这个概念,当这个概念成为约定俗成的以后,大家就不仅把这个概念当成偶然的,而是代表着一客观事实,正如黄佶以后的普遍的官称只能叫黄佶,而不能象他的专属的父母叫黄狗蛋一样,而且,黄佶这个名字,大家叫的时候,不仅是一概念,而且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不以叫的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倔老头。价值也是这样,一开始是偶然的,后来就不仅是一个词而已,而且代表着一客观事实。你可以不承认价值的存在,但那不是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价值存在着。
但是也如人们对黄佶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样,比如从一开始觉得黄佶很有学问,没有想到后来的一系列发展他自己暴露出自己只不过是一庸人而已;因此人们对于价值也有一个认识过程,从一开始的只不过是现象的描述,进而发展到对立,发展到统一等等。
事情就是这样,而黄佶坚持的不过是那种在逻辑上寻求事物不错的说法或解释,但是形式逻辑的缺点就是这样,如果单持形式逻辑的观点那么对待一个事物从一个观点看会是一种解释,从另一个观点看又是一种解释,两种解释互相打架,而这不过是这个事实本身的辩证法,本身的表现与外的现象而已,正如黄佶这个现实的人从前面看有眼、口、耳等等,但是从后面看只能看到一个后脑勺而已。
谈起逻辑,黄佶们是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或者形式逻辑有多么大的优点。但是黄佶们那种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总是离现象事实十万八千里,不是从事实(比如商品交换)的不断的重复的现象入手,而是一开始就拿个别来讲普遍(比如说什么偶尔拾到的钻石也值钱就否定价值,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恰恰表明了个别是怎么屈服于普遍,偶然怎样被必然所支配)等等。而且就形式逻辑的最大缺点来看,那就是各个逻辑规律之间竟然没有有机联系,而只不过表明了这些逻辑规律的分裂。比如说同一律,一即是一,不是二等等,或者说相异律,说什么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同样的等等,但是这些逻辑学家们没有弄明白的恰恰是所谓同一也是差别,同一律也是不同一律等等。再比如说判断,或许黄佶们也知道一些什么质的判断、量的判断或者直言判断、选言判断等等,那么,如果对这些判断本身之间进行一些有机的联系,他们却是一点概念都没有,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判断是层层递进,是人类的思维规律的一个片面的认识而已。
因此,对于价值这个概念,我们已经是去除了偶然,面对的必然的事物了,而研究所面对的这个对象,通过商品世界的每日不断重复的大量的交换表明出自身是一个有着内部矛盾的事物,而找出这个矛盾,并指明矛盾的运行规律,就是我们的任务。所以这里立刻体现着的是研究者的差别,而不是价值的不同。只有不同的研究者,没有不同的价值。但是象黄佶类的,总是想先验的用逻辑推演来得出价值的真的概念,但是并不知道把自己的聪明的逻辑首先建立在客观的价值上,所以黄佶们总要求逻辑自洽,总要用一些“如果……那么……”来进行讲故事等等,从这个先验的逻辑出发,永远不认识价值,甚至连事实上存在的价值连承认都没有勇气,还能指望他们研究出什么吗?

黄佶的最后的(暂时是最后的)陈述:“科学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讲道理,就能够把问题讲清楚。”
这句话,我的评价是:如果有黄佶之类者,坚持差别不能看到统一,那么科学理论是永远都讲不清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2:18:19
257# yjg30
=================
绕来绕去,还是不知所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2:30:50
hj58 发表于 2010-10-5 07:21
——“劳动这么和价值毫无关系呢?就算说价值是指效用,那么劳动很明显具有效用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所以说你的逻辑非常混乱”



你稍微讲点道理,你的观点立即就站不住脚了。

按照你的说法:劳动是一种效用,劳动是使用价值。但马克思早就说过: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其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交换价值未必大。

马克思经济学里说的“价值”已经是“交换价值”了,这种区分在亚当斯密时代就建立起来了。马克思说的“价值”已经不是十四世纪的“价值”——既可以代表交换价值,也可以代表使用价值。

你可以通过说“劳动是一种效用”,把“劳动”和“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但这样一来,也就彻底割断了“劳动”和“价值(交换价值)”的关系。

所以,即使劳动的确是一种使用价值,你还是不能使用“劳动价值”这个概念,而只能使用“劳动效用”这个概念。
怎么不行啊?你不是说价值在常人理解上指的是效用嘛?既然这样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劳动和价值就有关系啦。当然这并是说我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2:31:13
hj58 发表于 2010-10-4 19:22
——“这个没有什么窝囊的,就是喜欢用价值,非常好嘛!看了就舒服”



我承认我碰到耍赖的就没辙了。
我没有耍赖啊,是你在耍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2:32:42
hj58 发表于 2010-10-5 07:25
科学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只要讲道理,就能够把问题讲清楚。
你说的对,马克思主义就最讲道理,所以马克思所研究的问题都很清楚,包括对价值的定义也是非常清楚的,这个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最讲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5:51:42
——“怎么不行啊?你不是说价值在常人理解上指的是效用嘛?既然这样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劳动和价值就有关系啦。当然这并是说我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定义。”



哈哈,我就等着你这么说呢。

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对商品交换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谓“价值”有两种含义:货物交换财富的能力,货物的有用性。

但从亚当斯密开始,人们认识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于是人们不再笼统地使用“价值”一词,而是用定义加以区分:交换价值,使用价值。

由于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交换价值,为了简便起见,直接称交换价值为“价值”。由于“使用价值”没有简化,所以不会引发混淆。

因此,从亚当斯密开始,“价值”一词已经特指商品的交换能力或换钱能力了。

你现在提出“劳动是一种效用”,即劳动是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只能说劳动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名称只能叫做“劳动的使用价值”或“劳动类使用价值”,为了简便起见,可以简称为“劳动效用”。

历史是不能回去的,所以只能这么做了。

如果你生于亚当斯密之前,并提出“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情况可能不同,人们使用“价值”一词时,可能会指三种含义:货物交换财富的能力,货物的有用性,劳动的效用。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可能会写有三种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

但因为劳动是一种效用,于是人们会逐渐把“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归为一类,都称为“使用价值”,仍然会从经验中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即使不把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归为一类,也会从经验中得出这样的观点:“商品的劳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商品的生产虽然耗费了很多劳动,但未必有很大的交换价值;而一些耗费劳动不多的商品,却往往有很大的交换价值。

所以,你把劳动说成是效用,仍然不能拯救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5:53:33
——“关于价值也是这样。一开始的作家,对于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每天以大量的商品交换不断重重的客观存在写下了价值这个概念,当这个概念成为约定俗成的以后,大家就不仅把这个概念当成偶然的,而是代表着一客观事实,……”



此时这个“约定俗成”的“价值”代表着什么客观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6:42:06
hj58 发表于 2010-10-5 15:51
——“怎么不行啊?你不是说价值在常人理解上指的是效用嘛?既然这样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劳动和价值就有关系啦。当然这并是说我否定了马克思的价值定义。”



哈哈,我就等着你这么说呢。

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对商品交换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谓“价值”有两种含义:货物交换财富的能力,货物的有用性。

但从亚当斯密开始,人们认识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于是人们不再笼统地使用“价值”一词,而是用定义加以区分:交换价值,使用价值。

由于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交换价值,为了简便起见,直接称交换价值为“价值”。由于“使用价值”没有简化,所以不会引发混淆。

因此,从亚当斯密开始,“价值”一词已经特指商品的交换能力或换钱能力了。

你现在提出“劳动是一种效用”,即劳动是一种使用价值,因此只能说劳动是使用价值的一种,名称只能叫做“劳动的使用价值”或“劳动类使用价值”,为了简便起见,可以简称为“劳动效用”。

历史是不能回去的,所以只能这么做了。

如果你生于亚当斯密之前,并提出“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情况可能不同,人们使用“价值”一词时,可能会指三种含义:货物交换财富的能力,货物的有用性,劳动的效用。

亚当斯密的著作中可能会写有三种价值: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劳动价值。

但因为劳动是一种效用,于是人们会逐渐把“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归为一类,都称为“使用价值”,仍然会从经验中归纳出这样的结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即使不把劳动价值和使用价值归为一类,也会从经验中得出这样的观点:“商品的劳动价值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商品的生产虽然耗费了很多劳动,但未必有很大的交换价值;而一些耗费劳动不多的商品,却往往有很大的交换价值。

所以,你把劳动说成是效用,仍然不能拯救劳动价值论。
劳动具有使用价值,不过劳动并不等同于价值,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叫做价值。

耗费了很多劳动可是交换价值很低那说明他的劳动并没有被社会承认,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个别价值没能转化为社会价值。
而耗费劳动很少却可以获得很大的交换价值 这个就是超额利润的问题。
这些东西始终都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范围。

所以说你十个井底之蛙,并且还很喜欢断章取义

另外西经对价值的定义 你可不要把西经的常用方法 上升为人们常用的方法,西经是西经人们是人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8:57:32
呵呵,你也只剩下重复马克思错误观点、以及以这一错误观点为基础的理论的能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18:59:17
——“另外西经对价值的定义 你可不要把西经的常用方法 上升为人们常用的方法,西经是西经人们是人们”


亚当斯密之前还没有西经呢。再说你不是讲西经的“价值”定义是“边际效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21:30:24
hj58 发表于 2010-10-5 18:57
呵呵,你也只剩下重复马克思错误观点、以及以这一错误观点为基础的理论的能耐了。
马克思的观点没有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21:31:27
hj58 发表于 2010-10-5 18:59
——“另外西经对价值的定义 你可不要把西经的常用方法 上升为人们常用的方法,西经是西经人们是人们”


亚当斯密之前还没有西经呢。再说你不是讲西经的“价值”定义是“边际效用”吗?
西经派别也众多 边际效用并不代表西经的全部。既然亚当斯密之前没有西经 那么亚当斯密的个人意见更不应该上升到 人们的高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23:26:57
——“耗费了很多劳动可是交换价值很低那说明他的劳动并没有被社会承认,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个别价值没能转化为社会价值。而耗费劳动很少却可以获得很大的交换价值 这个就是超额利润的问题。这些东西始终都没有超出马克思的理论范围。”




照你这样解释,什么价值论不能成立?

例如“使用价值论”: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很大的商品为什么交换价值很低?那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被社会承认,个别价值没有转化为社会价值。

而使用价值很小的商品,为什么会有很大的交换价值?这个是超额利润的问题。

又例如“重量价值论”:商品的重量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

重量很大的商品为什么交换价值很低?那是因为它的重量的意义没有被社会承认,个别价值没有转化为社会价值。

而重量很小的商品,为什么会有很大的交换价值?这个是超额利润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为什么能够混水摸鱼几百年?因为它连定性的证明都没有办法进行。

在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量和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两大转化环节:

1,具体劳动量(例如耕地的劳动时间),如何转化为一般劳动量?马克思语焉不详,没有给出具体的换算方法,甚至连异种劳动(耕地劳动和打铁劳动)之间的换算方法,马克思也没有说,反而说“为了简便起见,省略换算比例。”这就好像用比重计算物体重量时,计算者说:“为了简便起见,把所有物质的比重都当做 1。”

2,商品价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是什么关系?因为很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时耗费的劳动量(马克思认为这决定了商品的价值)明显没有对应关系。于是马克思提出: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但实际上很多商品的价格根本不是围绕一个数值上下波动,而是一路走高,永远没有降下来的迹象。

这两大不确定环节可用下图表示:

具体劳动量→[?]→抽象劳动量→商品价值→[?]→商品价格

这两大转化环节的不确定性,导致劳动价值论的不可验证性,但信者仍然坚信,仅仅出于“喜欢把‘劳动’称为‘价值’,心里舒服”之类的理由,就坚信劳动价值论。

所以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以此为基础的其它理论,实际上只是一种信仰,类似宗教信仰。但信者又不愿意给马克思的理论脱掉“科学理论”的外衣,因为“科学”意味着“已经被实践验证,正确,可靠”,有了科学的外衣,可以迷惑更多的人。

效用价值论,无法定量验证,但能够局部地得到定性的验证,例如就一种商品本身而言,就一个具体的消费者而言,这种商品的供应量越大、累积消费量越大,该消费者对它的需求就越小,就越不愿意花较多的钱去购买,于是,对该消费者来说,该商品的价值也越低。

由于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整个市场也体现出这种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5 23:41:02
——“既然亚当斯密之前没有西经,那么亚当斯密的个人意见更不应该上升到‘人们’的高度!”



不论如何,即使你把“劳动”作为一种效用,硬创造了“劳动价值”这个概念,只要“劳动”是一种效用,那么“劳动价值”只能是一种“使用价值”,你要把这种“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交换)价值”建立起对应关系,仍然需要给出证据。

并不会因为“劳动”在“使用价值”那里拐了个弯,沾上了“(使用)价值”的边,劳动价值论就能够成立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为“劳动”取名“价值”不能决定问题,只有“劳动”在本质上和“(交换)价值”有关系,劳动价值论才能够成立。

这就好像,一个小个子即使拐弯抹角托人让派出所同意他改名为“张大个”,但他仍然是小个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