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谈过,要想成为自己,就应该建立自己的标准。然而又当如何建立自己的标准?除了建立自己的标准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我想:在成为自我之前,应首先认识自我。然而又该如何认识自我呢?其实,这一切的问题必须用经常的“反省”才能解答。 要想建立自己的标准,就应当明白什么是自己的需要,因为需要决定标准。何为自己的需要?什么是自己该要的?什么是自己能要的?什么的需要是适合自己的?……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得以解决,譬如,咨询父母、老师、朋友,或是有经验的人,有知识的人、有见识的人、有智慧的人等等。但是无论你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答案,都必须经过你的深思熟虑,真切地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它的正确以后,才有可能真正地转化为行动。然而这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就是反省的过程,就是的拷问自己心灵的时候。所以说只有深刻地反省才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需要,进而合理地建立自己的标准。 当然,在成为自我的途中,除了建立自己的标准之外,还应真正的认识自我,多多地弥补自己的不足。然而这一切都得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才能做到。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反省过程中,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真实存在,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独到之处,自己价值之所在,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到世界的博大精深,认识到如何处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等等。 反省,在这里应该包括反思和省悟。反思的是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省悟的是自己和外界的关系,世间的真理。反思就是现拿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作比较,拿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或他人作比较,由此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得到修正自己的基础。省悟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识能动性,了悟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物的本质和内外在关系等等。 反省是认识自我的手段,同时又是使自我心智不断成熟的可靠保证。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始终如一的稚嫩。有的人却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进步,心智总是在不断超越中得到升华。反省是一种几乎没有终止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深刻的持续的全面的生命需求。 所以说,反省要不断地进行,使之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心理活动,让它自觉不自觉地自动运行,渗透到你没一个意识的深处和细节,最终使生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应。如此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修正自己,理解世界,了悟人生。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呢?首先,要大胆的承认自己的无知,虚怀若谷地对待任何人和事物,也即常怀一颗谦卑的心。虚心方能纳物。排除自己的一己之见,腾出一片心灵的空地,才能容纳更多的事物,如此才可以找到自己的所有和所无,进而才能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发现真理,了解世界。所以就常常告诫自己:无知才是真实的自己吧,因为面对世间万物没有全知全能的人,唯有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有知。但是请记住:承认无知但不可无自信,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承认无知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其实,我们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无知,才要去反省自己,进而更大程度上认识自己的。所以说,无知就是我们的起点,我们又在不断的中认无知中认识到了更多,同时又在反省中认识到了更多的无知之处,如此在不断的反复中真正的认识了自己。 如此,就让愿意认识自己的我们不断地反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