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9-26 17:25:20
这个观点我不太同意,应该有好几个原因,其中之一,当然就是某一个部门出现存货积压,采取各种市场营销手段也不行,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该部门进行更新,另外,如果该部门由于某些新进入的企业采取新的生产方式,导致成本大幅度降低,这是,落后的部门不得不改,当然还有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以及利润刺激,“资随利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7:28:17
楼主深入思考的精神很好,但是这个命题应当有很多前提才成立,有点片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7:28:24
这是一个快慢的问题,由量变导致质变,是缓变,楼主是讲突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8:36:46
和产品本身产品周期有关, 产品处在衰退期。回报率低。当然投资者就会选择别的行业。资金和劳动力自然转到别的部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8:45:20
这个逻辑并不成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9:01:30
结论:逻辑不成立。

最近10年,经济并不处于衰退期,但是房地产业在蒸蒸发展。大量的人员舍弃自己的本职工作,投入到可爱的房地产业就是证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9:45:28
我觉得人们不会到那个地步才想到换个活法,因为人毕竟是理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9:49:41
这种说法太绝对了,有点类似于华盛顿共识。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从目前来看依然比激进式改革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19:52:54
抄吧,最后剩一群无奈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0:03:47
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你自己的逻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0:36:2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不过如果是在现实中,LZ就太忽视一些人改善自己的动力了。老家温州那帮亲戚们富得流油,还要不停地找新的投资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1:02:58
那又如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1:12:56
经济总是越调整越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1:19:44
老兄,你可真极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进行很大的调整的,都是进行微调的,慢慢的改革,如果像你说的那样那种情况,那么我们的经济就是一直在一个水平线上,然后突然调整有了一个跳跃吗?不是这样的吧,你觉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1:30:36
最后的结果就是钱不值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1:56:13
支持标题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2:06:06
有思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2:11:56
彻底的的变革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2:29:43
很多情况下非理性的繁荣景象下 确实潜藏着危机  只有当繁荣的泡沫破裂时  人们才会重拾“理性”促使劳动力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  并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2:59:07
除了研究宏观经济外,你是不是还应该研究下单个行业的周期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6 23:58:27
要让理性经济人从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进入到陌生的领域,其前提条件是原先熟悉领域的边际收益已经明显的小于进入新领域的边际收益了再减去转移的成本。而当经济萧条的时候,原先领域会由于产能过剩之类的,边际收益降得很大,而新领域可能没有什么影响或者还会增加其收益,那么两者的差距在萧条的时候就会突然间变得非常明显了,自然人们就会自发的转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7 13:07:47
这能不能说明并不是中国人缺乏创新,而是缺少展示创新的平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7 22:22:53
继续观战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7 22:33:57
1# haroldanda
欢迎对宏观经济、投资有独到见解的朋友加群:28269151!
共同探讨,学习,研究!
经济生活欢迎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8 08:47:24
调结构,呵呵,楼主说得有道理,但是人们都不愿相信有道理的!!!所以有好多所谓的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00:39:57
.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11:00:46
过于武断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11:18:59
呵呵,这么说也太不像回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12:43:00
但现在的调结构不是这样,而是政府直接出面吆喝:银行禁止放贷给这些行业的企业——其实都是民营的中小企业被禁止,国有大集团公司永远不会缺钱,同时禁止企业新上马项目,同时给新兴行业的企业以巨额补贴——通常都是央企,还有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措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9099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4 12:45:45
是这样吗??    那么多人下岗失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