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0-9-30 11:58:07
代理人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09:22
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13:23
这里有不同的观点。正如养蜂人被蜜蜂蛰了手,不是因为蜜蜂不好,而是因为养蜜蜂的技术不到位。其实这里缺失的是信托责任和对职业经理人的有效监控。股份制企业的发展永远离不开信托责任,所以不能责怪谁,关键在于如何赋予职业经理人管理下的公司运行模式以更加完备的法律支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33:58
委托-代理风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34:27
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35:08
大家把陈晓妖魔化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37:46
整场战争,都在制度范围内法律范围内进行,合理精彩,毫无不当。没有真正的赢家和输家,也颇含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民主”之意。妥协,原本就是各方充分表达精心计算后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2:46:02
精辟精辟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00:11
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01:17
委托-代理的一个有趣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02:15
这场斗争还没结束呢,陈也只是暂时小胜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06:59
国美之战:
——貌似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上层建筑的问题。
——貌似是黄与陈的问题,实际上是黄与诸多利益团体的问题。
——貌似是黄有可能赢,实际上黄早就输定了。
——貌似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实狗屁不是。因为这种炒作方式的背景更本就拿不上台面。

——一个牢狱中的人,怎能斗得过牢狱之外的那么多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08:43
就是要所有事自己都会 然后可以外包 那些什么都不会只会玩钱的就是要好好的摆一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18:16
其实根源还是在两点:所托非人、引狼(机构)入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18:28
第一,职业经理人是不可信的。只要事情经手他人,就必须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心眼永远不会嫌多,而是不够多。
第二,资本服务是不可信的。让这些人打理事务,一定要自己搞得懂这些事务。

总之一句话,做什么事,想依靠酬劳的方式让他人代劳是危险的。
只有在自己会做的情况下,才能让他人代劳。尽管这会让事情变得难做,但是保证了不被他人控制和欺骗呀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72437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31:45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不职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33:50
有道理,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40:26
zzz100 发表于 2010-9-30 09:59
各位知道为什么会有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大股东或创始人的管理能力会出问题,黄已经进了监狱不就是证明吗?凭什么对胡作非为的人哪怕是大股东死忠?国美不姓黄,它已经是一个上市公司、公众公司,是属于所有股东而不是少数大股东了,况且所谓的大股东已经只占1/3不到的股份,其他股东和公众占2/3,为公司的发展出了更多的钱和力,凭什么就要听他黄光裕一个人的?我觉得公众舆论都有问题了。要知道陈晓也是一个创业者,永乐当时也很不错的,估计就是搞歪门邪道没有黄强吧?支持陈晓
我大概粗浅的知道一些国美事件的来龙去脉。如果说这次股东投票没有力挺黄是黄之前行为造成的恶果,使得别的股东对其心怀疑虑,那也没必要把陈弄得那么高。把黄放在一个普通股东,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陈晓做的事情就是管理层侵犯股东权益的事。黄以前的行为那是以前的事,不用把那个拿来给这次陈的行为做借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0:49
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之路还有很长的时间要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2:27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0-9-29 16:48
我想说几句
1管理层究竟是为大股东个人服务还是为所有股东服务。
2陈晓的工资是国美给的还是黄私人给的。
3国美是上市公司还是私人公司。
上市企业通过多轮融资稀释创始人股份,最终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是绝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归宿。
GE如此,HP如此, IBM如此

正解!中国公司治理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3:10
对于现代股份制公司的存在目的有很多争论。但是一个被很多人接受的观点(当然你可以不接受),就是公司存在的第一目标就是最大化其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如果单单只看这次事件,本质上就是黄做为一个投资者,其对于一个公司的拥有份额被管理层恶意通过增发股份而摊薄,从而变相被掠夺。其它的投资者考虑到黄以前的行径,不愿意再扶持一个黄氏家族控制的国美情有可原,但是考虑到连这个公司最大的股东,其权益都可以随意被管理掠夺和侵吞,我看不出这个案例对于小股东是件好事情。反正陈背离职业经理人操守已经是事实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4:31
autumnflower 发表于 2010-9-30 13:40
zzz100 发表于 2010-9-30 09:59
各位知道为什么会有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大股东或创始人的管理能力会出问题,黄已经进了监狱不就是证明吗?凭什么对胡作非为的人哪怕是大股东死忠?国美不姓黄,它已经是一个上市公司、公众公司,是属于所有股东而不是少数大股东了,况且所谓的大股东已经只占1/3不到的股份,其他股东和公众占2/3,为公司的发展出了更多的钱和力,凭什么就要听他黄光裕一个人的?我觉得公众舆论都有问题了。要知道陈晓也是一个创业者,永乐当时也很不错的,估计就是搞歪门邪道没有黄强吧?支持陈晓
我大概粗浅的知道一些国美事件的来龙去脉。如果说这次股东投票没有力挺黄是黄之前行为造成的恶果,使得别的股东对其心怀疑虑,那也没必要把陈弄得那么高。把黄放在一个普通股东,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陈晓做的事情就是管理层侵犯股东权益的事。黄以前的行为那是以前的事,不用把那个拿来给这次陈的行为做借口

陈的这种行为不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来讲,单单从公司架构讲,就是管理层侵犯大股东的利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4:48
我想说几句
1管理层究竟是为大股东个人服务还是为所有股东服务。
2陈晓的工资是国美给的还是黄私人给的。
3国美是上市公司还是私人公司。
上市企业通过多轮融资稀释创始人股份,最终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是绝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归宿。
GE如此,HP如此, IBM如此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3:56:41
绝对有道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00:23
111楼分析的太精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01:19
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16:56
其实根源还是在两点:所托非人、引狼(机构)入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19:21
赞一个  呵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29:28
17# jameschin007
“上市企业通过多轮融资稀释创始人股份,最终成为一个公众公司是绝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归宿。”的论点有点偏颇,例子也都是美国的例子。
作者有兴趣和时间的话可以考察一下欧洲和日本的公司治理的情况。
美国的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上市不一定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30 14:37:55
要相信团队的力量,核心自己掌握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