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购物时仔细注意,就会发现商业上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
其一是,标价与售价不同。一只老虎钳,标价16元,可还价到10元――8元,其二是,开票时营业员问我开多少,可在实际价格上虚加数字。从这两件事上推算,一个机关办公用品采购员,一次多开30-50元,一个月买5-6回东西,即可多?00-300元外快收入。若是一个办公设备和耗材采购员,一个月不多捞大几百元?难怪一个企业材料供销员,几年捞下来可以自己办企业了。个人捞足了,但是集体损失了,正是亏了庙宇肥了方丈。
商业上的这个漏洞从改革开放放活市场后,就已经存在。所以我认为许多企业是被采购员搞垮了的,但是这并未起大家注意。国家在这方面一直未采取措施,不知道有关经济学家有无这方面的认识和建议。其实只要国家引起注意采取措施,是能够补上这个漏洞的。
在发达国家,商业发票上列有该店货物价格清单,并标明客户购物品种数量价格和总计。一式三、四份,除客户和自留做帐外,需上交税务甚至消费者协会。工商局发现商店或销售商如果没有附带货物清单,将取消商店或销售商的营业执照。对虚开发票不按标价售货的商店或销售商将在报纸电视上报光或在互联网上记录在案随时可供查询,遭到社会和舆论界的谴责。消费者协会得到商店或销售商的发票后,立即到用户处核实取证。若发现质量和价格问题,随即帮助用户退货更换赔偿损失,若发现是有意坑害客户,即列为不法商店或销售商也在报纸电视上报光或在互联网上记录在案随时可供用户查询,使用户避而远之。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促使商店或销售商合法经营,而不像我们那样运动式地突击检查。
另一方面同,用户方购物定货取货保管付款分开,也不像我们这样使用者可以去购物,或者采购员一人购物定货取货保管付款于一身。国外用户单位,一般设有市场部,负责确定购货点,洽谈业务和价格;采购部只负责取货,由仓库和市场部验证后,由财会部付款。这样有效地补上了供销过程中的漏洞。建议我国人大对商业营运管理也应补充出台有关立法规定,从源头上加强廉政建设。
2006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