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37092 569
2010-10-04
小弟之前有幸发了一个热帖《考研的十条金科玉律》,是小弟原创,本想倾全力再打造一个原创热帖,但是奈何需要花费巨大心思,留待以后有时间吧。今天奉上珍藏的帖子《思维密码》。设置回复可见,实属无奈。一方面需要大家的意见和讨论,另一方面希望更多人受益。
照以下方法,可以让你的智力大幅度提高。
你是否有过思维上的迷茫,或混乱的经历?比如: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高中生,或大学生。你是否思考过关于“上课要不要做笔记的”问题而无法得出决定性的结论。常常是这样:做了一段时间笔记,想想觉得没必要记下所有老师讲的,然后就干脆什么也不做笔记,这样一段时间后又觉得不妥,觉得有些还是要笔记记一下。于是脑子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该不该做笔记,哪些该做笔记,哪些不做。心里总是想把所有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才能静下心来去干正事。

你是否有过关于计划方面的自我讨论:比如高考复习前决定做个完整计划。花了一些时间做了计划,又觉得计划不好,觉得计划总是太死板,还不如顺其自然的展开复习。可是复习了一会儿,又觉得毫无计划还是不大好。于是又开始设计一个计划……然后又推翻自己的想法。总之很多精力被花在了正事之外的“计划大讨论”当中。而且伴随着很多无端的问题缠绕着脑子:比如,到底要不要计划,是否做任何事都该先做个计划,等等……无数问题。

如果你决定自学一们课程,拿到一本教材。一开始打算从头到位完整的看,看了一会,觉得这样太麻烦了,而且也没必要,因为对这门课程已经有些基础了,于是就跳过书上的基础部分,开始看主要内容。但在看的时候又发现有些基础知识已经忘了,经常要翻到前面基础部分查一查,感觉这样太麻烦了,还不如先把基础部分完全掌握好,再来看主要内容。于是又回到书的开头重新开始,接着又会重复前面的过程。心里产生一个问题:到底哪种方法看书才能最有效:是从头到尾完整的仔细阅读,还是只看主要部分而省略已会的基础部分……看书是应该从头到尾看,还是只挑重点。等等。

对于学习一门技术,有些人会有追根到底的思维习惯:比如你要自学一本“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看书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如此问题:书本有很多网络方面的讲解都是以计算机原理知识和操作系统原理为基础,是不是应该先掌握好基础?于是把书扔了转攻微机原理。但看了一会,又会这样:其实微机原理已经掌握了不少了,不必要重头开始看一遍,只要在网络基础这本书中如果碰到相关的还没掌握好基础知识,再翻翻基础书
……
但是这种思考总是没完没了。

如果你在思维上有以上经历,是好事,如果没有,你是天才。

以上过程中,那些问题的性质是差不多的,都是试图“定义性的下一个结论,然后遵循这个定义,开始做事情”。比如,上课到底该不该做笔记,什么时候该做笔记,什么时候不必要。为了叙述方便暂时把这些问题叫做“定义性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困扰呢?


本帖隐藏的内容

结束这种“定义性”困扰,方法是忽略。“忽略”不但是一种解决方法,更是一种提高思维效率的训练方法。
举例来说,关于上面的“笔记问题”可以这样:

告诉自己不要去想该不该做笔记这个问题。或许该笔记的时候就笔记,没必要就不笔记。

但接着又会产生新问题,比如:

到底什么时候该,什么时候不必做笔记?对这个“定义性问题”,告诉自己,也不要去思考。这就象什么时候呼气,什么时候吸气,你不必亲自去管理,你的脑子里有一个自动调节机制会作好这一切。(你睡觉的时候也能呼吸自如)

你的思维应该去思考你该思考的问题。什么该思考,什么不必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不必思考的(这也是个“定义性问题”)。

总结一下:就是对于“定义性”的问题无条件的,连续不断的忽略再忽略。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该这样忽略?我怎么知道那些问题是“定义性”问题,那些不是,如何区分?对于这些问题,告诉自己应付办法还是:忽略。

其实:什么是“定义性问题”,能不能来个精确的定义?对这个问题,脑中的下意思告诉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定义性问题”,可以忽略。没有精确性的答案。你脑子里的下意识已经知道什么问题才是“定义性问题”,你不用“亲自”去思考。

象这类“定义性问题”,不用有意识的去思考(其实也无法得出答案,反而会引发更多的类似问题)。在大脑的“下意识”里,已经对此类问题有了一个模糊性的结论,“下意识”会自动对这类问题作出决策(但不一定完全正确的决策)。这就象你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的呼吸(试一下),你会发现呼吸很不自然,常常会感到“何时该呼,何时该吸”的混乱。反而你不去控制的时候呼吸的非常自然(就象你睡觉的时候你照样呼吸自如)。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这种“定义性”的习惯。有些人几乎很少这种习惯,这种人是天才。有些人很严重,这些人在思维上常时间陷入上意识的定义性混乱,这类人可以成为“后天的天才”,只要用忽略法改变“定义性思维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训练。但是即使是前者,也还有可以继续提高的空间,因为人的思维多少存在这种“定义性”的束缚,只是他可能比较难以领悟这种方法。

智力:什么是智力?可能没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吧。按照一般的观点,智力应该是包括:思维的速度,比如反应很快的人可以称为机智。还有是逻辑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后两点是和思维的“定义性习惯”有密切关联。一个思维非常自由(几乎没有定义性习惯)的人,他往往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创新能力,究其原因,我已经有初步结论,但这是题外话了
……

通过以上“忽略”方法练习,必然让你的思维达到一种很高的“模糊境界”,从而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创新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4 10:13:44
这个,我不是天才,但是我从来没遇见上面的问题。 1、笔记,我老师非要我记,结果我成绩下降,之后就不了了之。2、书,我一般就是一遍都看完,连小字注解一起,好的话才有第二、第三。。。。。。3、考试,我从没具体的计划,只是通过自身的认识,划出重点、非重点和已经掌握的,之后反复的看书和做习题。(大学后加个实践)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0:25:27
1# jsrj12345
再次证明了我不是天才,挺好!安心做只先飞的笨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0:36:02
看看再说  本人好像也有这种矛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0:52:49
看看再说  本人好像也有这种矛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1:57:29
先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