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11 10
2010-10-04
从年初到现在,决策层多次提到国内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据可证实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75(联合国标准认为0.4以上属于收入差距较大),有学者认为2009年的这一数字已经到了0.5。

且不去说这些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以上统计数据至少存在三个误区,只有充分认清这些局限,方能更科学合理地对待收入分配问题。

一、收入是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影响人们生活水平与实际享受的,往往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收入(弗里德曼称其为永久性收入),而非一时的收入。这就好比一个小孩,还在长身体,以他10岁时的身高与成年人身高去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有可比性的,是各人成年时的身高。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本稀缺,资本劳动比较低,劳动密度相对较高,此时,资本报酬较高,劳动报酬较低;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资本劳动比上升,劳动相对密度会下降,资本报酬会下降,劳动报酬会上升。

二、收入统计没有区别高收入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众所周知,姚明、郎郎的收入很高,每年动辄上千万甚至超亿元,但各人扪心自问,怕很少有人不服气,也很少有人认为不公平。如果公权私用、贪污腐败之类,那怕仅仅几万、几十万,人们也往往咬牙切齿、义愤填膺,更甭论上千万的大案要案了。

前者以市场自由竞争获得的高收入,是生产性的,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幸福别人,成就自己。后者是依靠强权垄断带来的高收入,是分配性的,蛋糕不会变大;而且,在分配过程中,蛋糕还会变小(经济学概念叫租金消散)。

三、收入是一个享受概念,金钱只是一部份。正如费雪指出的,收入的原义是享受。领到工资不是收入,用领到的工资买东西消费,才是收入。为了度量方便,才把收入分为实物收入与货币收入。我们现在的统计,往往以货币收入为主。殊不知许多非金钱收入,诸如健康、从容、友善、亲情、爱心、关心、尊重、敬佩、名誉、声望、自我实现、工作环境等等,往往比货币收入更可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4 13:26:56
LZ第一条相当厉害,赞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3:38:00
有道理,支持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6:50:26
收入是流量,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7:15:03
希望大家提出针对性问题,批评性的,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4 19:59:43
楼主的意思是,发达国家有发达国家的合理的基尼系数,发展中国家有发展中国家的合理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这个东东主要是用来比较的吗?
不过,问题主要还不在此。之所以谈收入差距,显然其在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件令人厌恶的事,明白显示出所谓“市场失灵”,因而想办法纠正它,即缩小收入差距,进而想到收入的“分配”。但问题是,怎么样的收入差距才是合理的呢?是不是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就是最公平的呢?人人收入均等是否是收入分配的终极目标?
楼主既主张收入差距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姚明例),另一方面,又不反对实行收入分配以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毕竟,是要“科学合理地对待”之),是否有些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