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432 7
2006-05-28

为什么泰勒定理能够很好的解释很多中央银行的决策行为呢??

3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8 19:57: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5-28 20:19:00
泰勒规则描述了短期利率如何针对通胀率和产出变化调整的准则,其从形式上看来非常简单,但对货币政策规则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泰勒规则启发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如果中央银行采用泰勒规则,货币政策的抉择实际上就具有了一种预承诺机制,从而可以解决货币政策决策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20:26:00

泰勒定理在实质上也是新凯恩斯主义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的一种表现,被称为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1)新新古典综合模型认为,由于个别价格和一般价格水平的缓慢调整,货币政策行动能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能持续几年。(2)即使考虑到调整价格的成本,新新古典综合模型也认为在长期基本不存在通货膨胀和实际经济活动之间的交替关系。(3)从消除通货膨胀而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相对价格扭曲中可以获得巨大收益。(4)在理解货币政策效果时,政策的可信性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四个观点与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公开声明是相一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9 06:42:00

谢谢楼上的解释啊!可是你能再详细一点解释下泰勒规则避免了时间不一致问题么?

谢谢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9 08:31:00

所谓时间不一致,简单地说,就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不一致。表现在实践上,就是尽管货币制订执行者(政府或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不是出于自身的私利,而是从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出发,在时间t+1 市采取与时间t时不一致的政策,也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公众具有理性预期,而具体模型可见Barro-Gordon模型。

泰勒规则(注意,不是定理)的核心理念是货币中性论,所以它认为短期利率的调整,应决定于实质经济的变化(如生产率)和通货膨胀水平二者。这一规则正印证了货币政策只在短期里影响实体经济,在长期是中性的这一从理论和实证上均被证实的观点,因此在世界很多国家被证实是通行的也就可以理解了。

Barro-Gordon模型证明了由于公众具有理性预期,因此中央银行试图靠欺骗公众而实行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不可行的,因此只有实行规则制,靠承诺按照规则行事才能降低损失函数的值。而泰勒规则就是一种规则,实施之能够提高央行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不一致性。

不当指出,请大家多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9 8:32: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9 22:09:00

那我看到有个说法说,泰勒规则是一种反馈规则(feedback rule),这个如何理解呢?怎么理解这个feedback rule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