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10633 11
2004-07-27

936.zip
大小:(9.94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非理性———试析机构投资者主导下的基金治理机制.doc

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非理性———试析机构投资者主导下的基金治理机制

《证券时报》2004年7月26日第6版, 文章不错,作者是 张礼庆,(平安保险公司?)

可惜没有图表,报纸上有的,电子版的没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7-27 10:18:00

标题“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非理性”本身 就很值得思考。

历史上类似的情况很多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08:46:00
是啊,这是博弈论中的经典话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10:47:00

翻翻历史。

在希特勒时代,绝大部分教授、学者其实是公开支持希特勒的(想想哈耶克的伟大)。 为什么?

文革中,同样的故事重演,也许更过分的是,支持文革的比率应该更高。又为什么?

集体非理性的根源在哪里?

难道我们都面临“囚徒困境”???

[em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23:19:00
我看是理性的目标偏误了,理性若是个人的理性,个人理性最终导致集体非理性,理性若是集体的理性,个人理性将统一于集体理性,我们这社会的价值观大有问题,市场经济也只是时代的产物,终将消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9 23:36:00
我觉得我们在阐述一句“令人吃惊”的话时一定要注意严格的假设条件,哪怕这条件我们并没有说出来,但是应该清楚。比如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题目很醒目,惹人,媒体最喜欢了。问题是,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只是一次性博弈,而且假设只有2个人存在。修改其中任何一个条件,比如重复博弈,比如行为的信息是公开的,那么结论就不成立。我不清楚楼主转贴的文章的作者自己是否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分析问题?但是很明显,现实世界肯定不是2个人,那么就是信息公开问题,违约的惩罚问题,博弈规则问题,实力对比问题等。我们应该多从后面这些问题考虑问题,而不是停留于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