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34 1
2010-10-07
行远,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无以行远路;低不修,无以登高山。  

苏拭有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碎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的,以修养对待修养,还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  

修养,必得历事。  

不历事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或许能够保持外表上的平静,却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历过事的修养,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则可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外表自然也是平静的了。  

在生活中,从未遭人毁谤的人恐怕并不大多。面对毁谤如何办呢?清人申涵光在《荆园进语》中所言:“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则谤者愈巧。”或许能够给予我们某种启示。  

修养,不是说不会发脾气,而是说不会轻易发脾气。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则是缺乏修养的人。  

修养之所以重要,其中一点,是因为良好的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摩擦。难道非要把生命耗费在人际摩擦中吗?  

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否则,他不是毁在鲜花中,便是毁在流言中。  

据说,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是总能够让人心服口服的第一人。他总是先提出一个让对方必须说“是”的问题,然后再提一个让对方仍不能不说“是”的问题,如此继续,当对方领悟到他的用意的时候,原来被自己“否定”的问题,已被自己“肯定”了。苏格拉底的询问法,被广为流传和运用,这既表现为一种智慧,也表现为一种耐心。而这样的方法,非有修养者难以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7 12:47:09
分享几个修养的名言:
《忆江南》唐 吕岩 曰:“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
《宾退录》宋 赵与时  卷二:“ 柳公权 书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
《燕京岁时记·白云观》清 富察敦崇 中:“虽非神仙,而年过百龄者时所恒有,亦修养之明徵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