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有以下几点体会和疑问:
1 企业的存货投资一定给予了凯恩斯不少灵感。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有两个核心概念计划支出和实际支出,前者指社会想要的支出量后者社会实际的支出量。我觉得,使二者之间产生的区别的核心因素就是企业的存货投资。凯恩斯主义交叉图认为社会经济的均衡状态是计划支出和实际支出相等。我的理解是,对企业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的存货量,任何偏离都会促使企业通过产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定量分析可这样,超额存货投资量=实际支出—计划支出。当超额存货投资量为零时,物品和劳务市场达到均衡。
2 在凯恩斯主义交叉图中最优存货投资量,I ,G, T等都是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是消费Y和总收入Y。(这个总收入不是国民收入而是GDP)。按照凯恩斯主义交叉图,政府投资,税收,企业投资等外生变量都具有乘数效应,由此模型也不难推导。不过,这仍不能阻挡笔者扩大思考范围:是不是现实中的每笔交易都具有乘数效应呢?你想,每笔交易都能形成一方(设为甲)的收入Y,甲用此收入的一部分(设为MPC*Y)进行消费形成另一方乙的收入,乙又用其收入的一部分进行消费。。。。这样,最后总收入增加量为Y/1—MPC。试问,这种推导有什么不对呢?
3 关于乘数效应的实现。从理论上讲,该模型上的乘数效应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现实中这一点将面临严峻挑战。这里面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时滞。
参考文献:N 格里高利 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四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