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一直都是个谜。
各地在严格限电限产(其实是在06年的时候就开始了),在06年的时候政府没完成目标,07年之后再接再厉,但是始终无法完成5年目标,现在最后的五个月,中央政府下死命令了,从而各地开始限电限产,严重的地区甚至都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用电。浙江一个小型纺织聚集地也被下了死命令,1600多台喷水织机都至少停产1个月,而今年是喷水织机厂的丰盛一年,被无辜被停产。设想下,要有多少无辜的纺织工人会因此而离开厂区,即使在一个月后的可以重返工厂,那也无辜的失去了一个月的工作机会了,对这么起早摸黑,总是站在机器面前看着机器,听着机器声响的纺织工人来说一个月的工资可以过上很长段时间的。所幸,苏州地区似乎没有如此厉害。
其实这些政策真的来的太快,本身有些外贸企业的利润很薄,有时候汇率的影响就已经很致命了,而现在如此政策可谓是雪上加霜,但是似乎政府又无计可施,降低单位GDP能耗绝对是一个很明智,很出色的决策,中国必须摆脱两高一资的经济形态,但是用政府高压政策去缓解这个经济形态也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一旦操作失误还会引火上身,毕竟你限制了产量,先不说员工的不满,限制产量对物价也是个进一步的提升。老百姓吃的消么?
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中对世界这样评价,世界分为五种国家,第一美国,第二发达国家,第三中国,第四发展中国,第五失败国家。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又无法用发展中国家来形容,把中国单独分开一类也不无道理,由此可看出,中国的确是个另类。
或许,很多人认为中国不缺钱(之前我也这么觉得),事实上中国很缺钱,先不说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负债,看下中国的黄金储备,只是美国的8分之一,看下中国货币和准货币(M2)是687502.15亿元,已经超过美国20%,设想下中国的GDP还只有美国3分之一,一个是股市两倍的货币流通量你说股市能不听政府么,充分的流通性必定会照成物价上涨,现在的物价不是一直在上嘛,再看看中国外汇储备,中国是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国,但是外汇24542.75 万亿美元的结算其实就是负债(增加货币发行、动用商业银行存于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以及发出“央票”即央行对金融机构的短期债券)。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外汇就是负债,而再看看央行的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即央行)的自有资金仅仅是219.75 亿元,还不如一个中型上市企业的流通资金。这个正常么?
我目前只知道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前面的道路上是地雷满满,一步走错或许会导致满盘皆输。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