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继4月份我国外汇占款增量超过2800亿元创年内天量后,8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430亿元,创出年内次高,也创出近4个月来新高。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占款数据的变化,凸显出当前流入我国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正呈现“由出转入”格局,热钱流动出现拐点。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达210368亿元,较7月份新增2430亿元。这是近4个月来我国月度新增外汇占款首次突破2000亿元。近几年来,我国新增外汇占款量持续增加,今年3、4月份增量更是超过2700亿元。
外汇占款是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一般来说,贸易顺差、外资使用以及海外热钱流入等因素是引起外汇占款大幅上升的主要推手。除了有顺差等因素外,研究者认为热钱的变动已成为我国外汇占款波动的重要原因。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8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00亿美元,远低于7月份的287亿美元,但在8月份贸易顺差增量骤降30%的同时,这个月外汇占款却出现了20%的大幅增加。两个月里,贸易顺差与外汇占款截然不同的走势,让热钱流动的阴晴变化尽显无疑。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明分析认为,短期国际资本正在从流出转向流入,热钱流动的拐点已经出现。未来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入的因素可能会得到强化。其中,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在短期内再度趋于稳定,去杠杆化过程正在终结,短期国际资本再度向风险资产市场流动;此外,在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尽管目前市场上双向波动的特征非常强烈,但市场上仍普遍存在人民币会继续升值的预期,这也将引发热钱的流入。摘自: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