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47 0
2010-10-11
史提格里兹专栏/Fed的错误
愈来愈藏不住

【经济日报╱史提格里兹】

2010.10.11 04:27 am

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美国联准会和其它央行都感觉愈来愈使不上力,它们口袋里最后的法宝叫量化宽松(QE),但很可能对重振美国经济也一样不会有效,正如联准会近几年已试过的许多方法。更糟的是,量化宽松可能花掉纳税人大把钱,并对联准会公信力造成持续数年的伤害。

凯因斯说过,货币政策在大萧条期间效力不彰。央行较擅长在泡沫中控制市场的非理性荣景—限制信用的供应或提高利率以抑制经济—超过在衰退中促进投资。这是好货币政策往往以防范泡沫坐大为目标的原因。
但被市场基本教义派和华尔街利益挟持逾20年的联准会,不仅未能采取控制措施,还扮演拉拉队。联准会在捅出当前的漏子扮演重要角色后,现在正想挽回面子。
降低利率在2001年似乎有效,但效果已比以前差。降息并未刺激厂房设备的投资,反而吹大了房地产泡沫。泡沫带来消费狂热,而这意味没有相对的资产却创造出债务,并鼓励过度投资在房地产,导致必须花数年才能消化的余屋过剩。
过去几年货币政策最大的贡献,可能只有避免雷曼兄弟倒闭后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但没有人敢说降低短期利率刺激了投资。美国和欧洲的企业放款(特别是给小企业)仍然远低于危机前的水平,联准会和欧洲央行在这方面并未采取任何措施。
美、欧央行仍执迷于标准的货币政策模式,亦即央行在提振经济上能做的只有降低利率。这些标准模式未能预测到危机,但拙劣的观念总是历久不衰。因此,当引导短期公债利率到接近零失败后,现在当局把希望寄托在引导长期利率降低能够刺激经济。但这要成功的机率几近零。
大企业满手现金,小幅降低利率对它们影响不大。降低政府支付的利息并未转换成降低小企业融资的利率。
关系更大的是贷款的取得。在许多美国银行体质虚弱的情况下,放款可能持续不振。不只如此,大多数小企业贷款都属抵押贷款,但最常用作担保品的房地产价值却一落千丈。
欧巴马政府处理房地产市场的方法令人失望,也许只能延迟房价进一步下跌。即使是乐观者也不相信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内会大幅上扬。总之,定量宽松—藉购买长期债券和抵押贷款来降低长期利率—对直接刺激商业活动不会有效。
但定量宽松可能在两方面有帮助,一方面是作为美国竞贬美元策略的一部分。美国官方仍然高喊强势美元的好处,但降低利率会削弱汇率。把这种作法看成汇率操纵或利率降低的副作用已无关紧要,实际上利率降低带来的弱势美元可以带给美国贸易上的竞争优势。
在同一时候,由于投资人在美国以外的地方寻找较高的收益,流出美元的资本推升了全球新兴市场的汇率。新兴市场了解这一点,而且很不高兴—巴西就曾大发牢骚—不仅因为它们的货币升值,也因资金流入升高了资产泡沫或通膨的风险。
新兴市场央行对泡沫或通膨的正常反应是提高利率,但如此会进一步升高币值。因此美国的政策是采取双重的竞贬策略—削弱美元并强迫竞争者强化它们的货币(虽然部分竞争者已采取对策,对短期资金流入树立障碍,和更直接在外汇市场干预)。
定量宽松可能产生效果的第二种方法,是透过降低抵押贷款利率,以有助于维系房地产价格。因此,定量宽松可用来制造一些(可能微弱的)资产负债表效应。
但潜在的高成本抵销了上述的小利益。联准会已收购逾1兆美元的抵押贷款,而且其价值将随着经济复苏而减损,而这也是民间部门没有人愿意购买抵押贷款的原因。
政府可能假装并未产生资本亏损,因为政府无需像民间银行采用依市价计值(mark-to market)会计方法。但即使联准会持有债券至到期日,也不应对纳税人隐瞒亏损。尝试保证不会产生亏损可能促使联准会过度依赖未经测试、不确定和成本高昂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支付高利率给银行准备,以吸引银行不放款。
联准会尝试弥补危机前令人失望的表现是好事,遗憾的是,我们仍看不出它是否已改变过去未能避免经济倾覆的思维和模式,而这种思维和模式未来肯定还会再失败。联准会过去犯的错误已证明代价极其高昂,而尽管联准会极力隐藏,新错误的成本也势必很惊人。
(作者Joseph Stiglitz是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编译吴国卿)

2010/10/11 经济日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