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向西开放背景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选择
向西开放,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喀什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与中亚、南亚各国处在同一个经济区域中,最有条件成为中国与中亚、南亚经济合作的承接地和聚合点。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32号文件),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向西开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向西开放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动力。喀什作为国务院定位的“面向中亚的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城市”,通过建立工贸结合型自由贸易区,未来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和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点。这对促进东西部合作,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喀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公元16世纪起就是连接欧亚的重要商贸集散地和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被誉为“东方开罗”。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喀什独特的区位优势日渐凸现。在上海合作组织欧亚合作论坛上,中亚各成员国再次将“复兴丝绸之路”的宏伟设想提上了议事日程。国务院3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将喀什市建设成面向中亚的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城市”,人们没有理由不对“重现丝路辉煌”充满信心。
二、金融业为喀什向西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金融业围绕喀什“发挥口岸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工作部署,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持久动力的着力点,从宏观上积极谋划金融可持续发展措施,微观上努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围绕招商引资落户企业及工业园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金融服务。
“十五”期间,喀什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成就,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5%以上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果显著。2005年以来,喀什地区紧紧围绕“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中心地位”战略构想和“贸易先行,产业联动”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集群口岸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进出口贸易几乎呈现出几何级的递增。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6500万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3.95亿美元和2007年的11.75亿美元,两年翻了4番多。吐尔尕特口岸和伊尔克什坦口岸2007年的通关过货量逾80万吨。贸易量在全疆14个地州市的排名也由第11位上升至第3位。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向西开放背景下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喀什属于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当切实把坚持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时刻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履行金融支持职责。
(一)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切实推动区域金融国际化
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指导新疆建立对外开放、对内合作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向西开放意味着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同时也意味着国外的企业要走进来。伴随着我们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互融,金融发展必然要选择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喀什金融业必须放眼国际国内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金融业的交流与合作,与国内企业一同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建立与国外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紧紧跟随市场的变化、贴近内外资企业开展服务,按照国际化的规则,建立面向国内外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真正开辟出金融业新的发展领域,实现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二)构筑符合能源开发和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能源金融战略,重点支持能源开发领域的国际合作
中国既是能源资源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进入工业化初期,能源的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务院32号文件强调,新疆是我国的能源资源战略基地。在加强新疆能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开辟面向中亚的能源及紧缺矿产资源进口国际大通道,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战略性选择。与新疆毗邻的中亚诸国,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开发和利用程度普遍较低,与我们开展广泛、深入合作的潜力很大。因此,要注重建立符合能源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例如尝试建立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以改善区域金融资产的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可以通过信贷支持、银团贷款等,促进跨区域融资活动开展,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资金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金融业要重点支持国内大型能源开发企业和集团公司走出去,与中亚国家间、企业间开展全方位合作。在国际大通道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能源进口、加工、储备领域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
(三)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的金融支持,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国务院32号文件明确要求新疆在特色农业发展、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强有力地带动和促进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如喀什的克孜河、叶尔羌河水利枢纽工程,吐曼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喀什机场扩建,喀什至和田铁路建设,等等。如此众多的项目集中到来,对金融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个严峻的考验。南疆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各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金融机构大幅减少,金融服务明显短缺。在这一特殊的时期,如何做好对大项目的金融服务,喀什金融业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业要为大项目建设开辟特别服务通道,要通过强化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服务团队,要为大项目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产品。这既是服务向西开放大局的需要,也是服务喀什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四)调整金融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的着力点,将支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作为促进喀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点
喀什当前经济发展仍处在招商引资促发展的初级时期,做大做强喀什外向型经济,关键在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中型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发当地的优势资源,整合相关产业,形成向西进军的整体实力。同时,带动各类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激活外贸中小企业板块,促进对外贸易水平的整体提升。如何在这一领域中,寻找和挖掘商机,求得发展,需要金融业重点关注。金融企业要全程介入,全程服务招商引资活动。充分发挥金融业的系统优势、网络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政府招商引资提供咨询、把关、参谋等服务。大企业需要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支持与服务,这为众多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金融业完全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给予重点培育和资金支持。进而成就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梦想,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