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0-18 22:05:45
——“你的主帖前提很明确——就是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你论证的是“在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工人离开了资本就无法创造价值”。可是,同时同地,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促,这一点,你也是认可的,是吧。你说我错,那么,错在哪里?”



你的错误就是:我的论证不需要这个前提:“在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

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促,是的,但其中一种生产方式为什么消失了呢?就是因为劳动者是很聪明的,他们一看:徒手劳动不能创造价值,于是立即停止了。

正因为我的结论“离开资本无法创造价值”是正确的,所以,其中一个状态才会迅速消失。我的论证怎么可能需要“在两种生产方法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作为前提呢?

如果两种生产方法能够同时长期存在,恰恰说明我的结论是错误的:徒手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于是,很多劳动者长期愉快地徒手劳动着,而没有去富士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22:06:59
——“你又大错了。你只盯着生产杯子的那些工人,实际上,还有很多工人离开了资本照样创造价值,比如搬运工人、家政工人等,他们离开了资本创造的价值(领到的工资)并不比生产杯子的工人低。怎么能说离开了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了呢?你脑子到底怎么了?”




那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就业时都要往往企业里去,企业越大、越现代化、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去的人越多?

为什么做搬运工、做保姆也能够创造价值,而马克思却不给劳动者指出这条道路?却要劳动者冒着生命危险却推翻现制度?

搬运工搬的是什么?马路边上的石头?不是,是货物,是整个大生产体系的产物。他们也许不属于任何企业,但实际上却依附着企业生存着。没有资本,这些企业不能运转,他们也将无货可搬。

保姆的确不需要资本,还有这里某人说的小生产者,也不需要资本,其他还有理发师、挖耳朵师、修脚师,还有更多的人:性工作者。他们都不需要资本,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和他们的付出相比,是极少的。这也是为什么为人父母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很多孩子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讲“离开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并非说“创造的价值等于 0”(原文:“而单独劳动的工人每天只能创造新价值 10 ×0.10=1 元”),而是说,创造的价值极少(原文:“因此,没有机会和资本相结合的工人,即使全天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仍然几乎为零”),因此生活水平很低,只能沉淀在社会的底层。

我在原文中说:“单独劳动的工人可以得到全部新创价值,但是只有一元;和资本结合的工人只能得到部分新创价值,假设是一半(这个比例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资本家越多,这个比例越高),那么每人每天可以得到 50 元。”

你否定资本的贡献,同时为劳动者指出了一条沉沦与社会底层的道路,你的良心在哪里?

我相信你的良心没有问题。因此,肯定是你的理性出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07:30:27
hj58 发表于 2010-10-12 00:33
根据劳动价值论,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

黄佶

  本文将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体地说,是他老人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来证明“不和资本结合,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

  根据“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在同一时刻,一种商品只能有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数值,所以,同样的商品,例如某规格的陶瓷杯子,具有相同的价值,和具体生产者实际花费了多少劳动时间无关。

  假设和资本结合(不论是什么所有制的资本)——使用机器、大量工人分工协作——的工人每人每个工作日平均生产 1000 只杯子;而不和资本结合的工人,只能使用简陋的工具(相信大家都去过陶吧),劳动生产率很低,生产一只杯子所需的劳动时间很长,假设每个工作日只生产 10 只。

  由于两种杯子完全相同,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价值和相同的价格。假设每只杯子的价格为一元,生产成本都是九角(实际上单独劳动的工人生产成本较高),那么,和资本结合的工人每天可以创造新价值 1000 ×0.10=100 元;而单独劳动的工人每天只能创造新价值 10 ×0.10=1 元。

  单独劳动的工人可以得到全部新创价值,但是只有一元;和资本结合的工人只能得到部分新创价值,假设是一半(这个比例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资本家越多,这个比例越高),那么每人每天可以得到 50 元。

  以上假设两种劳动方式的效率仅相差一百倍。实际差异远远超过这个倍数,很多商品在简陋的条件下根本无法生产,例如集成电路,因此,没有机会和资本相结合的工人,即使全天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仍然几乎为零。

  不要认为“独自劳动”仅发生在“自然经济时期”,今天我们身边成千万的失业工人和大量无事可做的农民,就是“没有机会和资本相结合”的人。

  他们之所以没有象我所描述地那样在家里独自劳动,用简单的工具生产杯子,和现代化大企业竞争,是因为他们远远比那些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们聪明,他们清楚地知道:劳动不一定能够创造价值,如果劳动生产率很低,那么劳动时间再长、劳动再艰苦,也无法创造价值。
  
刚在别处写了贴,看有相同问题,顺便贴此:

前面强调了,物的价值的实质是耗费,因此,耗费最小化,物的价值也会最小化。这与人们“创造价值”的习惯观念相抵触。物的价值最小化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极大,因为它使物可以免费送给人而不使人觉得可惜,从而使物能够供给广大低层民众而不会使他们花费过大的代价。另一方面,物的价值越小,它所包含的成本就越小,因此生产与持有它所耗费的代价就小,这样,人们就更愿意生产与持有它而减少亏损的风险。但人们会说,这不对呀!生产率高,单位产量的成本低,只会创造更大价值,而不是相反。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种“创造价值”到底是什么意思?生产率高,单位产量的成本耗费下降,但单位产量及每个产品的市场价格仍然不变,于是使人得出“创造更大价值”的假象。实际上,这个“创造更大价值”的价值,是表现为价格的交换价值,而不是价值本身。前面说了,人们无形中将价值混淆于交换价值了,因此才有这个观念。但我们来看看,在某个生产者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产品的市场价格为什么不变?显然,是因为其它生产者的生产率不变,单位产量所耗费的成本不变。我把这些大多数生产者综合起来的成本称为“众人成本”,由于众人成本保持不变,所以它所决定的市场价格也不变,从而给生产率率先提高的单个生产者创造与获得了更大的交换价值,因为他所生产的每个产品尽管其价值缩小了,但其价格仍然不变,而生产率增大使单位成本的产量提高,产品量更多了,因此总价格自然增大了。这就显得“创造了价值”。显然,这个“创造价值”,实际上是“众人成本”所产生的结果,因为它把产品的市场维持在原来水平不变。
对这种“创造价值”的模式,我将其称之为“价格维持论”。将通过众人成本将价格维持住,使生产率率先提高者通过此价格而获得超额利润。它揭示的奥秘是:物品的价值由它所实际凝结着的成本耗费决定,而物品的交换价值则由其它(具有使用价值上的替代性的)物品所凝结着的成本耗费决定。如果其它物品所凝结着的耗费下降,则这个物品所具有的交换价值就会下降,因为市场价格将会下降。
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是这个“众人成本”,即各个生产者所共同具有的成本耗费水平。因此,把生产同一种产品的各个生产者的成本耗费综合平均起来,就体现了这个高度抽象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思与思路。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的意思无非是说:社会上生产同种产品所必须耗费的劳动时间,这个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要最小化,所以也称之为“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上各个生产者必要的耗费,即众人不得不耗费的额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07:41:09
hj58 发表于 2010-10-12 00:33
  马克思经济学的愚昧信徒们开出的药方是:消灭资本家,由政府来掌握生产资料。

  于是劳动者遭殃了,原来还可以借助中立的政府和资本家进行斗争,现在却只能忍气吞声,除非冒死和强大的政府对抗;原来可以挑选资本家,此处工资低,立马就走人,现在全国只有一个雇主,普天之下都是每月 36 元;工人也彻底地失去了发财致富、成为资本家的可能性,因为连养鸡卖蛋也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

  马克思捍卫者们口口声声“辩证法”,实际上自己却最不懂辩证法;口口声声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实际上是在损害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说他们在“祸国殃民”,一点都不过分。
要使工人过得更好,不是消灭资本家,而是使资本家更多。因为资本家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从劳动力供求关系上对工人就越有利。相反,消灭资本家使工人实现“公有制”,历史证明这反倒祸害了工人。
这一点是值得马克思主义者们深刻反思的,不要总以为他们可以代表得了工人的利益。他们的这种专制式的愿望对工人所产生的好处,还远远比不上私人资本家对工人所带来的好处。
号称全民所有,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家还不是抛弃了很多人的就业机会?!但按公有制与马克思理论,国家是无权抛弃他们的,因为他们是公有制的主人。
当年如果没有自主创业,没有私人资本家的兴起,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回城后去哪里找饭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07:42:23
hj58 发表于 2010-10-12 00:33
  马克思经济学的愚昧信徒们开出的药方是:消灭资本家,由ZF来掌握生产资料。

  于是劳动者遭殃了,原来还可以借助中立的ZF和资本家进行斗争,现在却只能忍气吞声,除非冒死和强大的ZF对抗;原来可以挑选资本家,此处工资低,立马就走人,现在全国只有一个雇主,普天之下都是每月 36 元;工人也彻底地失去了发财致富、成为资本家的可能性,因为连养鸡卖蛋也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了。

  马克思捍卫者们口口声声“辩证法”,实际上自己却最不懂辩证法;口口声声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实际上是在损害劳动者的根本利益,说他们在“祸国殃民”,一点都不过分。
要使工人过得更好,不是消灭资本家,而是使资本家更多。因为资本家多,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多,从劳动力供求关系上对工人就越有利。相反,消灭资本家使工人实现“公有制”,历史证明这反倒祸害了工人。
这一点是值得马克思主义者们深刻反思的,不要总以为他们可以代表得了工人的利益。他们的这种专制式的愿望对工人所产生的好处,还远远比不上私人资本家对工人所带来的好处。
号称全民所有,但在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国家还不是抛弃了很多人的就业机会?!但按公有制与马克思理论,国家是无权抛弃他们的,因为他们是公有制的主人。
当年如果没有自主创业,没有私人资本家的兴起,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回城后去哪里找饭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09:50:01
116# hj58 黄大师真会扯啊,从生产杯子的机器扯到流水线,从流水线扯到用电脑的流水线(有一点倒是可以看出黄大师是很缺乏实践经验的,流水线上用的电脑1万元可能只是起步价,而不是“够贵了吧”),再扯下去可能真的要扯到用自行车绑手电筒的相对论了。如果你继续扯下去我确实只能认输了,因为要说明一台电脑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可能一台价值几千万的超级电脑进行模拟也很难说清楚(黄大师可能还不理解尽然还有价值几千万甚至更贵的电脑)。我只能做最后的一点可能无用的尝试,请问:那台电脑可以由一定数量(之前我在黄大师面前用什么假设的99000的具体数字是我错了,因为有人可以轻易的反驳说要99001个或更多或更少工人才行)的工人用流水线2生产出来吗?流水线2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用流水线3生产出来吗.......流水线N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用机器1生产出来吗,机器1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用机器2生产出来吗?机器N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用工具1生产出来吗?.工具1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用工具2生产出来吗?工具N可以由一定数量的工人协作生产出来吗..........下面可能只有用计算机模拟说明了。请注意上述的工人也可以称为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也可以参与到电脑或流水线的设计生产中。所有这些人加起来可能是99000个劳动者,当然也可能是9千9百万个劳动者生产了1000条生产杯子的流水线(生产1元钱1个的杯子要的了这么复杂的流水线吗?暂且不论吧,因为这个假设并不妨碍对问题的讨论)。如果从一个国家比如说5年来计算,1万条这样的流水线被生产出来(这会有多少个杯子被生产出来啊?也暂且不论吧,因为这个假设并不妨碍对问题的讨论)那设计研发的费用也可以一定程度分摊了(事实上这些费用不是单分摊在生产杯子的流水线上的,可以被分摊到所有应用电脑的流水线上,那可能就要以社会化大生产来说明了,不用电脑模拟说明我确实无能为力)。
不好意思,想说的简单点的,但没办法,要让黄大师明白,这已经是很简单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0:07:37
122# hj58 简而言之,再复杂的东西,包括嫦娥2号都是由人造出来的!其价值来源于哪里你自己思考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0:10:06
hj58 发表于 2010-10-18 21:54
假设该杯子流水线上有一台电脑,市场购买价格是 10000 元(够贵了吧),相当于 10 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但是 10 个工人用一个月的时间能够造出一台电脑来吗?

从最初的机器计算思想,到最新的集成电路,一台电脑里凝结了多少劳动?

但为什么只花一万元,我们就能够买到一台电脑?因为研究电脑、开发电脑的技术被分摊在了无数的电脑上,所以我们能够这么便宜地买到一台电脑。
这个问题斯密早在2百多年前就已经说明过了的劳动分工的好处问题,跟你要说明的论点完全没有关系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0:12:32
121# hj58 我想我已经说的够多的了,你要是再不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而到处乱扯的话,我也无能为力了,我只能认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2:03:36
我不是已经把理由写在下面了吗?再复制一下:
从“大家都用手工方法生产杯子”过渡到“大家都用机器生产杯子”,时间的确很短,但现在的平衡状态是“大家都用机器生产杯子”,这恰恰是“劳动者必须依赖资本才能创造价值”的状态,这个状态不仅不短暂,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既然这样,那你就不必用杯子的两种生产方法来讨论,你只须反问“工人凭空手能造出杯子来吗!”就已经论证完毕,何必说哪么多? 而这句话连一个文盲都说得出,何必到论坛上讨论?

那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就业时都要往往企业里去,企业越大、越现代化、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去的人越多?
为什么做搬运工、做保姆也能够创造价值,而马克思却不给劳动者指出这条道路?却要劳动者冒着生命危险却推翻现制度?
搬运工搬的是什么?马路边上的石头?不是,是货物,是整个大生产体系的产物。他们也许不属于任何企业,但实际上却依附着企业生存着。没有资本,这些企业不能运转,他们也将无货可搬。
保姆的确不需要资本,还有这里某人说的小生产者,也不需要资本,其他还有理发师、挖耳朵师、修脚师,还有更多的人:性工作者。他们都不需要资本,但是他们创造的价值,和他们的付出相比,是极少的。这也是为什么为人父母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做这些事情,很多孩子也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去做这样的事情。
我讲“离开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并非说“创造的价值等于 0”(原文:“而单独劳动的工人每天只能创造新价值 10 ×0.10=1 元”),而是说,创造的价值极少(原文:“因此,没有机会和资本相结合的工人,即使全天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仍然几乎为零”),因此生活水平很低,只能沉淀在社会的底层。

---------你不是受过科学训练吗?既然存在工人离开资本也能创造价值的现象,哪怕是万分之一,哪怕“是极少的”哪怕“为人父母者不希望”,也不能说“工人离开资本就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说,有的工人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创造价值,有的工人离开资本也能创造价值。那就不必讨论了,没事找话讲,有意义吗?
--------更何况,第三产业即服务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劳动者离开资本创造价值现象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你讲的就更没有意义了,什么叫思维混乱?你知道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6:32:53
“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资本本身又不过是积累起来的价值,没有价值的创造又怎么会有资本的存在和增长?!因此“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又只有在“没有工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不会有资本”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0 09:32:09
131# wzwswswz
“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另一方面,资本本身又不过是积累起来的价值,没有价值的创造又怎么会有资本的存在和增长?!因此“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又只有在“没有工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不会有资本”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32978&page=14

说“劳动”创造价值——是对的,但理解为“劳动力”创造价值——则是不对的。
不仅“资本”(生产资料)不能单独创造价值,“劳动力”也不能单独创造价值;只有二者结合起来共同组成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很多人都把“劳动”和“劳动力”混为一谈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19:56:06
——“因此“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又只有在“没有工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不会有资本”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资本家可能是从工人、农民、教师等转变过来的,他们最初的资本可能来自自己的劳动收入或借款。

另一方面,资本的利润,也存在剥削性和非剥削性两类。

因此,“资本”并非天然地就是坏的东西,“资本”是一个中性的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19:56:55
——“hj58 黄大师真会扯啊,从生产杯子的机器扯到流水线,从流水线扯到用电脑的流水线(有一点倒是可以看出黄大师是很缺乏实践经验的,流水线上用的电脑1万元可能只是起步价,而不是“够贵了吧”),再扯下去可能真的要扯到用自行车绑手电筒的相对论了。”




用电脑做例子,不过是为了便于理解。换螺丝钉做例子是一样的。螺丝钉零售也不过只买几分钱一只。但你自己做做看?你要几天时间才能做出一只来?就算这条流水线需要十万只螺丝钉,批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但你也可以去算一算。如果你不能购买现成的钢材,不能购买现成的制造螺丝钉的机器,一切都靠厂里这 90…00 个工人造,要多少时间?

人类的经济活动发展到现在,早已形成复杂的生产体系了,根本不是几万个人徒手劳动就能够替代的。正是因为有了全球化的、联系在一起的庞大生产体系,杯子的生产成本才能够降低到几毛钱一只。靠几万个工人,孤立于整个人类的经济世界之外,徒手劳动,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连这点常识都没有,还来涉足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19:58:44
——“简而言之,再复杂的东西,包括嫦娥 2 号都是由人造出来的!其价值来源于哪里你自己思考吧。”




没有整个经济体系在背后默默无闻地支撑,你连一个嫦娥2号的模型都造不出来。

你自己去森林里砍树?自己找铁矿石炼铁做螺丝钉?自己调配油漆?自己做清漆?自己做胶水?自己捕猎狐狸、自己种竹子做毛笔?

等你把这一切东西准备好了,二十年都过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19:59:02
——“这个问题斯密早在2百多年前就已经说明过了的劳动分工的好处问题,跟你要说明的论点完全没有关系吧。”





怎么没有关系?你让厂里的工人自己制造流水线,不借助全世界范围的分工,不享受劳动分工的好处,你造得出流水线吗?即使造出来,要花多少时间?多少成本?天文数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19:59:28
——“既然这样,那你就不必用杯子的两种生产方法来讨论,你只须反问“工人凭空手能造出杯子来吗!”就已经论证完毕,何必说哪么多? 而这句话连一个文盲都说得出,何必到论坛上讨论?”





反问是反问,论证是论证。

两种状态并存时,一种状态自然消失,证明该状态无法存在。

这才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01:33
——“你不是受过科学训练吗?既然存在工人离开资本也能创造价值的现象,哪怕是万分之一,哪怕“是极少的”哪怕“为人父母者不希望”,也不能说“工人离开资本就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说,有的工人和资本结合在一起创造价值,有的工人离开资本也能创造价值。那就不必讨论了,没事找话讲,有意义吗?”




“有的工人离开资本也能创造价值”?你每天只能创造一元钱价值的话,你会认为你创造价值了吗?

如果一个经济学家对工人说:“你不去厂里求职,不借助资本,虽然你每天只能创造一元钱价值,但这也是在创造价值”,工人会怎么说?

工人一定会说:“滚开!”然后找工厂去应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01:50
——“更何况,第三产业即服务比重越来越大,其中劳动者离开资本创造价值现象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你讲的就更没有意义了,什么叫思维混乱?你知道吗?”



银行是第三产业吗?理发?浴室?洗脚?按摩?心理咨询?快递?都是第三产业吗?这些都不需要资本?你不用资本开一家给我看看?

连性工作者都需要依托在庞大的“天上人间”等各种“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02:06
——“前面强调了,物的价值的实质是耗费,……”



错误的观点,再怎么强调,仍然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02:23
——“要使工人过得更好,不是消灭资本家,而是使资本家更多。”



完全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02:59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17:54
hj58 发表于 2010-10-22 19:56
——“因此“没有资本工人就无法创造价值”的命题又只有在“没有工人(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就不会有资本”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资本家可能是从工人、农民、教师等转变过来的,他们最初的资本可能来自自己的劳动收入或借款。另一方面,资本的利润,也存在剥削性和非剥削性两类。因此,“资本”并非天然地就是坏的东西,“资本”应该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也就是说,转化为最初资本的价值,一定是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即没有资本也可以创造价值;并且,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所创造的价值还必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足以转化为资本,这个资本又必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足以推动工人的劳动去生产机器,才足以把手工劳动者淘汰到工人的队伍中来。但问题是,在历史上,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恰恰是一个充满了掠夺和血腥的过程,时至今日,还有人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44:59
——“也就是说,转化为最初资本的价值,一定是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即没有资本也可以创造价值;……”




不一定。工人在工厂劳动,借助资本创造价值,领取工资。一部分用于生活,一部分积蓄,后来开始做小生意,逐步扩大积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很多大资本家例如李嘉诚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45:33
——“但问题是,在历史上,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恰恰是一个充满了掠夺和血腥的过程,时至今日,还有人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的。”




这个我不否认。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公有资本的积累也是同样残酷的。中国靠长期剥削农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刀既可以作为生产工具,也能够作为杀人工具。资本也是这样,它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作为生产工具,也可以被用来做杀人凶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49:37
hj58 发表于 2010-10-22 20:44
——“也就是说,转化为最初资本的价值,一定是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被创造出来的,即没有资本也可以创造价值;……”

不一定。工人在工厂劳动,借助资本创造价值,领取工资。一部分用于生活,一部分积蓄,后来开始做小生意,逐步扩大积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很多大资本家例如李嘉诚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
借助于资本创造价值,然后再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本能够称之为最初的资本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54:03
——“借助于资本创造价值,然后再逐步积累起来的资本能够称之为最初的资本吗?”





如果你说的“最初的资本”是指山顶洞人手里的石片,那我就同意你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0:57:15
hj58 发表于 2010-10-22 20:45
——“但问题是,在历史上,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恰恰是一个充满了掠夺和血腥的过程,时至今日,还有人是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的。”

这个我不否认。实际上社会主义国家公有资本的积累也是同样残酷的。中国靠长期剥削农民,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刀既可以作为生产工具,也能够作为杀人工具。资本也是这样,它本身是中性的,它既可以作为生产工具,也可以被用来做杀人凶器。
所以,“应当使资本家更多”这句话并不就是正确的,如果这个资本家是通过暴力、掠夺,或借助于手中的权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1:05:04
——“所以,“应当使资本家更多”这句话并不就是正确的,如果这个资本家是通过暴力、掠夺,或借助于手中的权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话。”




我讲“资本家越多越好”,当然是从改善资本-劳动供求关系角度讲的,我当然不是鼓吹应该非法致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21:59:40
hj58 发表于 2010-10-22 21:05
——“所以,“应当使资本家更多”这句话并不就是正确的,如果这个资本家是通过暴力、掠夺,或借助于手中的权力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话。”

我讲“资本家越多越好”,当然是从改善资本-劳动供求关系角度讲的,我当然不是鼓吹应该非法致富。
但你在今天讲这样的话就正中了那些利用权力实现原始积累者的下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