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83 0
2010-10-12
2337.可见光不过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形式
2010.10.12
夜晚,在没有任何可见光的情况下,未必一切生物都处于盲区,因为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例如:红外线、X光、超声波等等。而即便没有气体(所谓阳光,不过是地球大气与太阳射线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在某种外界因素的激发下,所有物质都有可能产生可见光。不过,只有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气体可以把可见光散布的最为广泛。
可见光是什么?在我看来不过是人类通过肉眼感受到的一定能量、波长和频率的外界物质的刺激。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光线的反射,还有物体自身的受激发光!否则,无法解释散射光的照明效果和强于反射的光线为什么不能遮盖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
射线包括原子和基本粒子,可见光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子和基本粒子无处不在,却未必等同于射线,差别在于能量、运动形式和速度,波长和频率。射线的初始速度可能等于引力速度(排斥力可能等于吸引力),是传统概念光速的万亿倍,而传统概念光速不过衰减后的射线速度,或一般的电子运动速度。灯丝受热发出的不仅仅是可见光,还有大量的基本粒子,例如电子。物体不仅仅反射可见光,还可能受到大量电子、光子的激发后自身发光,按不同的成分和谐振频率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的看法可能与传统的物理学解释不同,也可能是错误的,但是我的最新认识,可能启发人们的思维。与其重复已经成为“真理”的东西,不如发表一些特立独行的看法对科学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有助益。所以,我不在乎自己的幼稚和别人的看法,想到就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