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06 5
2010-10-12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做了错事,事后醒悟过来时,常常自我埋怨,自我谴责,以致自我惩罚,心情十分痛苦、内疚和懊恼。

    这种情绪活动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悔恨,其实,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都会因这样或那样的过失,带来某种悔恨的心情。

    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不良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不至于影响身心健康,但也有上述那种人陷入悔恨的泥潭中不能自拔,甚至失去了走向未来生活的信心。

    这种不良情绪必然会使人体免疫机能减退,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要学会控制这种情绪,不能让它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及对美好明天的追求。

  美国一位教师曾用一很形象的事例来教育学生摆脱徒然无益的悔恨,在课堂上她将一只装满牛奶的瓶子朝地上猛摔下去,瓶子破碎了,牛奶流了满地。

    她告诉学生:“你们可能对这瓶牛奶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已经无法使这瓶牛奶恢复原样了。

    因此,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摔破了的牛奶瓶。”这位教师道出了一个生活哲理:如果明知错误已经形成,而且无可挽回,却偏要去挽回,这样做是徒劳无益的。

  当我们因失误而后悔时,重要的是要在悔中求悟,要弄清楚自己办错事的原因何在,今后应如何避免,这样的后悔才有意义,也不会陷入悔恨的泥潭。因为这种深思反省不是老是纠缠于过去,而是放眼今后怎样少做后悔事。

  不要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数不清的悔恨之中。如果错已造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告,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一个人也不要为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努力而悔恨。我们在办一件事之前,总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到究竟能否成功,我们总不能等把未来的一切前景都看清楚了,有了足够的把握时才开始行动,只要尽力而为,即使某些努力没有达到目标,这种努力依然是值得的,无须后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2 08:46:19
蛮有哲理的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2 08:50:49
学习了,每个人都要不断修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2 08:53:26
确实,多做点,少悔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2 10:51:27
有时候失去了,无法挽回,却不知道原因,所以谈不上悔恨,但比悔恨很难受,也只能放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09:41:36
恩~重点是吸取教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