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撰写日期:2010年09月27日
Ptf文件
阅读全文:
28页 | 718KB
主要观点:
全球经济仍处在稳定复苏过程,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全球经济复苏动力还将是新兴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新刺激政策出台艰难,作用空间有限,增长动力回归市场。而市场推动力较弱,全球经济温和复苏,且复苏基线(baseline)下移。
节能减排、物价和房价将是影响四季度及未来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向的关键因素。从增长动力看,消费有所企稳,出口和投资增速将继续小幅下滑。GDP 将延续下滑趋势,但全年有望实现9.8%的较高增长。
2011年消费增长将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升级和服务消费增长;而现有投资项目的延续有望稳定投资增速,但增速高度取决于区域经济与新兴产业投资的推进力度。
2011年经济增长动力整体弱于今年,GDP 增速将有所降低。
从季度看,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有望见底,2011年一季度同比见底,二季度有望明显回升。预计全年增速在9%-9.5%之间。
CPI 冲高后有所回落,但仍维持高位,预计2010年四季度及全年CPI 在3.2%和2.9%左右,物价整体可控。但流动性充裕、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将使2011年物价维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在2.7%左右。我国经济进入“适度增长、温和通胀”格局。
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必须面临三大动力切换:从出口拉动到内需驱动;从政策拉动到市场驱动;从投资拉动到消费和投资协调推动。因此,政策将重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产业升级,四季度及2011年将陆续出台关于区域经济振兴、新兴产业以及服务业发展等扶持政策。
未来宏观政策取向:(1)政策主基调不变,但政策操作将动态微调;(2)“促转变”从政策布局转向政策落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入“新纪元”;(3)中国版收入倍增计划推动消费驱动,中低收入居民消费扩张和消费升级成主要推动力;(4)流动性管理仍将加强,2011年货币政策有所收紧,加息预期增强,但短期内并非加息良机;(5)汇率短期进入升值通道,预计年内升值3-5%左右;中长期回归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