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要是转而实行“利率走廊”的调控模式,可行吗?
如题,利率走廊(Interest Rate Corridor),亦有学者称为利率通道,指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存、贷款便利机制,从而依靠设定的利率操作区间来稳定市场拆借利率的调控方法。在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利率走廊调控模式就被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从而成为中央银行稳定货币市场利率的重要政策工具。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政策当局也势必会将货币政策操作转向短期名义利率的操作。......
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大大减少了基础货币的需求,将影响采用数量控制型的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这种趋势使得加拿大等国的中央银行放弃货币量调控转向了"利率走廊"调控.我们是否应该做好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操作准备,以应对电子结算系统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对我国宏观调控、中央银行角色和货币政策设计、整个经济运行,甚至经典经济理论的挑战?
鄙人,目前对这方面很感兴趣!还想听听大家,对这方面的见解. 恳请高人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