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本科即将必要的人,基本上这个问题都是不可回避,而且要想清楚才好做决定的,但这个确实人人都认为主观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的答案,但有一些还是通用的,也就是说一般的读研的好处与弊处,这个使用大多数人,尽管不适用所有的人。在这里我想谈谈的是自己选择考研时的想法以及正在读研时的一点想法。希望有人从中找到一点适合自己的东西。
•选择读研还是找工作的那会,我一点没有犹豫过,唯一的想法就是考研,读个研究生甚至读个博士(尽管现在不想去读博士)。一方面的原因是父母的希望,也是认为现在大学生快比农民还多了,所以只是个大学生觉得没有竞争力,或许十年后回头一看,周围全是研究生,就你学历低,所以还不如乘年轻的时候把研究生读了,一是为以后好找工作着想,二是为将来不被淘汰着想。我本人也多少有这方面的想法,尽管不完全认同,另一来自我本人的想法是,我觉得我不想一直学数学(本科专业:数学),而是想以数学做为工具好好的学习其他的东西,加上每个人小时候都有梦想,呵呵,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想知道这个世界怎么运转的,社会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为什么人们会没有钱,政府不多印发点钱来用之类的?基于这些缘故,我选择了时下蛮热门的金融专业,一是认为这个好就业,觉得那么多人赚了大钱的人都是金融出身(尽管这是很狭隘的说辞,还是觉得金融可能是最好“骗钱”的行业。二是觉得中国的金融领域很落后,而很多重要的事情还是要靠金融上的创新发达来促进,所以觉得有志于此行业。三是觉得这是经济类的专业,对了解世界之运转有帮助。所来说去,就是喜欢这个行当,所以考了这个行当。本身没什么说的。
•但对于很多人来是说,考研可能并不是好的行当,身边也有同学考取了研同时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没读研而去工作,我认为也不错,毕竟读研不是必须的,工作那是早晚的。
•现在我已经是研二了,对于读研也不后悔,因为对我来说我觉得读研有必要,尽管身边的人甚至我自己也觉得浪费了时间在读研身上,但还是获得了一些好处。
•浪费时间之处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有所耳闻,特别是让众人嗤之的中国特色教育,研究生教育大多数时候可以理解为paper万岁的时光,只要能发两paper就算完事了,但谁都知道那是没人看的东西,特别是偏文的,尤其是偏经济的,老是做些实证以及翻译来外国的理论分析来凑数,以至于现在都一致认为抄袭也得赶早,不得不佩服读书人的勤快。导师的paper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让同学代笔的导师比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种类还少了,所以很多也是没有价值的东西。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的,当然,我也可能太笨了,没有看到千里马,我绝对承认我不是伯乐。
•至于得到的益处,就像时间一样,挤挤也还是有的,甚至对我来说,益处还比成本大。首先就是让我进入了这个领域,并对这个领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论文再不实际,那也是没创新,但还是增强了对本领域及学科的认识。这让会增加我在找工作时的优势,让我顺利进入这个行业并有较好的起步。试想,我当时不考研,我都不知道干什么去,数学甚至天生就是为考研开的专业(当然,这不是贬低了数学,而是说数学是任何专业的必须工具)。其次,我能够在读研期间读很多自己喜欢的书,如果是工作的话,或许很难有这份心,而现在除了读书没什么事情可做,恰好自己也爱读些书。再次,在读研的时候比读本科更能体会到所谓的上层社会有多么的“上层”,对人生,对社会,有了自己很多新的看法,甚至说是看透了很多事情,所以也就不会太埋怨社会的不公平,因为我感受了什么叫成功的代价,有收益就有代价,只是收益的效用和代价的效用对每个人来说不同罢了,很可能你在你看到别人收益背后的代价时(身体的、人格的、人性的等等),你就认真走自己的路而不会在羡慕他(她)了。最后,我只是还想重复一下,那就是,任何时候读书都不是纯粹为了知识,懂得怎样读书更重要,因为你可能能触类旁通,以懂得怎么样为人处世。
写到这里,算是大概的写了下,以后有时间还是会写点来交流一下的,瑕疵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