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0-15 14:39:43
哲思网友:

第一,哲思:“在假定价格和价值一致的前提下,6英镑就代表价值,简单的写出来就是6英镑=价值”。

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形态表现的,而”交换价值“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你写出这个“6英镑=价值”的等式,究竟有何根据?

第二,哲思:”这里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的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在马克思指出:“例如,同一劳动量,在丰收年表现为8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只表现为4蒲式耳。”这一例子之前,马克思已经指出了:“社会必要好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件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使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定量的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可见,只是杜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 切商品都只是走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

马克思着重强调:“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这里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的劳动量”。因为,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该商品价值量增减不发生直接关系。

所以,马克思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烦请哲思网友再看看《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53页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4:59:27
期待这一理论的未来前途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5:03:04
16# hhj

赫赫铭儿:如果产品的社会价值(市场价格)应该随着机器的使有,效率的提高,和实际劳动时间的减少而趋于降低;那资本家的利润从哪里来?机器的费用从哪里来?现代化企业从哪里来?……
所以,你的“最小化”原理——尽管的确可以起到消除贪污腐败的作用,甚至可以消除剥削、消除压迫……;但它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hhj:恰恰,恰恰相反,耗费最小化是社会 进步的基石。因为它能够迫使每个企业每个人向社会 提供有效财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恰当的利益。现代企业就是这样努力奋斗过来的。
旧产品随着机器的普遍应用而价值下降,迫使企业创新新产品,而去获取超额利润。这是一个无限循环。人类经济正是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发展进步的。而产品价值下降,则是人们作为消费者过上更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我期望看到产品作为物的价值的不断廉价,而不是将其“创造”得更大。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34870&page=2&from^^uid=1123236

看来有必要引入实例来做定量的分析:
个体手工劳动时,每个劳动者100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10米棉布;从而价格总额是100(单)元——并且全部成为劳动报酬。
使用机器后,每个劳动者100小时劳动可以(净)生产100米棉布;按照“最小化”原则,这100米棉布的价格总额也是100(单)元。
如果现在的劳动报酬仍然是100(单)元;那资本家的利润从哪里来?机器的费用从哪里来?现代化企业从哪里来?……
而如果现在的劳动报酬也要“最小化”,那他们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5:10:38
善于比较才会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5:12:14
10# yangfw

         该埋掉了  

         天天喊口号要坚持  已经是个漏洞百出的破烂理论   一没人敢改  二没人会改

         我上政经的时候问老师     必要劳动时间怎么衡量?  如果不能量化 这个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了博士的外科医生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1小时     和初中文化的打工仔流水线工作一小时    价值怎么比 前者是后者的多少倍

          如果不能量化  这就是个理念性的  永远无法实用的东西   也就永远达不到它本身的目的  公平

          都过去几百年了   还拿着个劳动时间忽悠人   不承认技术 不承认资本  只承认劳动  或许只承认体力劳动  脑力的不算

          亏得中国还这么多政经教授   哪一位能把这些东西补起来   高中生都能提出的问题   几十年来却没有教授能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5:17:23
xiaxt 发表于 2010-10-15 14:39
哲思网友:

第一,哲思:“在假定价格和价值一致的前提下,6英镑就代表价值,简单的写出来就是6英镑=价值”。

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形态表现的,而”交换价值“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你写出这个“6英镑=价值”的等式,究竟有何根据?

第二,哲思:”这里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的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在马克思指出:“例如,同一劳动量,在丰收年表现为8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只表现为4蒲式耳。”这一例子之前,马克思已经指出了:“社会必要好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件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使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定量的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可见,只是杜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 切商品都只是走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

马克思着重强调:“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这里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的劳动量”。因为,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该商品价值量增减不发生直接关系。

所以,马克思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烦请哲思网友再看看《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53页的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每次看到这个词我就想骂街    我母校的政经实力国内都不差  我们老师是个教授  这个问题我请教他三次

     两人交流超过2小时   他回答不了我    这种虚无的理念性的东西有什么意义   

      产品能算了   服务怎么算?   艺术创作怎么算?  决策管理劳动者的劳动怎么算     

   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这样一个狗屁定义     就是大家都在用  谁也不知道他是多少  谁也不知道怎么算   谁也不知道它是否是稳定的或变动的

  谁也不知道它是否真的存在      不过是一个几百年前人的手稿  中国人就喜欢奉若经典    不敢做丝毫改进  包括那个狗屁的超过8人就算资本家

    人家只是举个例子  中国是家族制  一大家子人都很可能超过8个     中国人就是死板  几十年了  学术上的进步是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5:49: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6:00:22
先定义下劳动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6:15:35
不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了,你如果能够建立起来,那就是你的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6:58:40
你这只是站在局部看待马克思理论
如果你站在整体来看待马克思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7:12:55
要得,继续发扬光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7:54:15
6# 哲思
问题出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8:15:19
过去我一直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信不移,对批判这一理论的观点不屑一顾,但我现在看到了它并非无懈可击。
    简要地说,这一理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这样的基础,市场经济不存在等价的交换,只要有利润,交换就不会是等价的,如果满足了等价的条件,那么市场就不会存在,交换也就会停止,因为没有利润。等量劳动要想完成交换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那只能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
    劳动价值论既然不适应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那么商品价值由什麽决定?
    它既不是由劳动决定也不是由资本家及其生产资本所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商业资本家决定的。资本主义市场本质上就是价值孵化和增殖乃至制造价值神话(其极致在金融市场中实现)的摇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8:52:33
hhj 发表于 2010-10-14 07:51
重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第一)
黄焕金
马克思的价值论在一定漏洞,这些漏洞甚至使它与它所极力反对的“机器创造价值”与“要素价值论”相通。比如它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存在这个问题,即它给“机器创造价值”的论调钻了空子,因为产品的价值由社会决定,因此当采用机器生产从而使产量提高时,由于产品的社会价值此时并未缩小,所以更大的产量便表现为更大的价值量,而这个更大的价值量,则是由机器所创造的。
这种情况本人很早就指出过。因此需要对马克思的价值论进行改造与重建,采纳它最核心的内核,根据这个内核来重新推演出整个价值论来。那么,马克思价值论的这个核心内核是什么呢?
知道hhj读过《资本论》,而且还听众列宁的教导,读过黑格尔,并且还大大咧咧把自己的学习笔记发表到互联网上,但是由你发表的许多的言论,以及你的这个意思,你连马克思和黑格尔的皮毛都没有弄明白。

你应该知道的是,无论机器创造的产品是多么多,而这个产品里面所包含的价值会比社会平均的价值是多么少,但是如果机器还只是偶然的采用,那么,这里只不过体现了个别的商品要服从普遍的商品价值规定而已,这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而且这里也是和前面马克思的价值规定是一致的,这里的差别只是较早采用机器的有可能取得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而已,而且如果不形而上学的去看,最初使用机器的,刚开始的不变资本投资还相当大,如果不能及时收回这个投资,那么还有可能破产,那么这也是一种价值损失)。如果当个别成为普遍的时候,那么,这个个别的机器的生产所能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利润)也就没有了,社会平均的价值又降到一致的水平了。
这是多么明白而又容易懂的事情,如果你读过黑格尔,又了解唯物主义辩证法,那么你就应该明白什么叫个别,什么叫普遍;什么叫偶然,什么叫必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一就错了,那么第二就更可笑了。所以结论是:死读书而又喋喋不休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8:56:56
xiaxt 发表于 2010-10-15 14:39
哲思网友:

第一,哲思:“在假定价格和价值一致的前提下,6英镑就代表价值,简单的写出来就是6英镑=价值”。

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形态表现的,而”交换价值“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量的比例关系”,你写出这个“6英镑=价值”的等式,究竟有何根据?

第二,哲思:”这里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的劳动时间,而不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

在马克思指出:“例如,同一劳动量,在丰收年表现为8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只表现为4蒲式耳。”这一例子之前,马克思已经指出了:“社会必要好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件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例如,在英国使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定量的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可见,只是杜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在这里,单个商品是当作该种商品的平均样品。因此,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量。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作为价值, 切商品都只是走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

马克思着重强调:“因此,如果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也就不变”。这里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的劳动量”。因为,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该商品价值量增减不发生直接关系。

所以,马克思的“同一劳动量”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烦请哲思网友再看看《资本论》第一卷第52页、53页的内容。
第一:有关这个表述我已经说了两遍了,请返回重读一下。
第二:论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是“一定量”的产品,也就是在产品量一定的前提下。因为如果不固定某个产品的量,就根本无法比较不同人或者不同年代的劳动时间的区别,更别说平均劳动时间了。这个看看马克思论述就可以知道了,你上面的转述不正是这样吗?
“同一劳动量,在丰收年表现为8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只表现为4蒲式耳”这段论述的前提是“同一劳动量”,也就是在同样的劳动时间的前提下论述的。既然大家的劳动时间是一样的,或者说既然在荒年、丰年或者其他什么年假定的劳动时间是一样的,那么,谈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没有意义,因为是同一劳动量,等于抛开劳动时间的量的差别。而假定是同一的劳动时间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荒年比丰年提供的使用价值量要少些。劳动时间一定,价值总量就还是一样多,但是,平均到单个或者单位产品上的价值量是有区别的。
问题很简单,道理很清楚,有这么难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9:01:12
yangfw 发表于 2010-10-15 18:15
过去我一直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信不移,对批判这一理论的观点不屑一顾,但我现在看到了它并非无懈可击。
    简要地说,这一理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这样的基础,市场经济不存在等价的交换,只要是为了利润,交换就不会是等价的,如果满足了等价的条件,那么市场就不会存在,交换也就会停止,因为没有利润。等量劳动要想完成交换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那只能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
    劳动价值论既然不适应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那么商品价值由什麽决定?
    它既不是由劳动决定也不是由资本家及其生产资本所决定的,而是有市场决定的,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商业资本家觉定的。资本主义市场本质上就是价值孵化和增殖乃至制造价值神话(其极致在金融市场中实现)的摇篮。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可惜得出结论太早,又退了回去!!!不过比那些蠢得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提的人要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9:05:50
你们这些修正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9:43:52
马克思已经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9:44:49
没有领会马克思的真实意思,就在这儿发表议论,没有价值
任何价值理论都有缺陷,谁能解释这个问题,肯定是诺贝尔奖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19:49:41
“1蒲式耳小麦=1英镑”只是一种现象,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其背后的本质是“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英镑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此,在正常的年份,“生产6蒲式耳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英镑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丰年,可能是“生产8蒲式耳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英镑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在歉年,则可能是“生产4蒲式耳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6英镑所代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在丰年能够生产8蒲式耳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歉年也许只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我们又可以由以上公式得出结论:只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不管是丰年的8蒲式耳小麦还是歉年的4蒲式耳小麦,其价值也就相同。

其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形成与市场的分割或统一是密切相关的。在三种不同的土地上生产出来的小麦,如果分别在三个相互隔绝的市场上销售,那么每一个市场都会形成各自的生产小麦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这些小麦是在同一市场上销售,那么所有这些小麦就只能形成同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三,马克思所说的“如果市场的胃口不能以每码2先令的正常价格吞下麻布的总量,这就证明,在全部社会劳动时间中,以织麻布的形式耗费的时间太多了。其结果就象每一个织布者花在他个人的产品上的时间都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指的是麻布的生产超过了社会的需求,从而超出的那部分劳动已经不再是社会必要的了。这与《资本论》第三卷中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作的进一步说明是完全一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0:33:37
哲思 发表于 2010-10-15 19:01 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可惜得出结论太早,又退了回去!!!不过比那些蠢得连问题都不知道怎么提的人要好!
谢谢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是不是以为我退回去去拥抱“价值”和“摇篮”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0:50:51
yangfw 发表于 2010-10-15 18:15
过去我一直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信不移,对批判这一理论的观点不屑一顾,但我现在看到了它并非无懈可击。
    简要地说,这一理论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劳动价值理论必须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存在这样的基础,市场经济不存在等价的交换,只要有利润,交换就不会是等价的,如果满足了等价的条件,那么市场就不会存在,交换也就会停止,因为没有利润。等量劳动要想完成交换以满足不同消费的需求,那只能是有计划的产品经济。
    劳动价值论既然不适应商品交换的市场经济,那么商品价值由什麽决定?
    它既不是由劳动决定也不是由资本家及其生产资本所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即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可以说是商业资本家决定的。资本主义市场本质上就是价值孵化和增殖乃至制造价值神话(其极致在金融市场中实现)的摇篮。
企业利润不是商品价格超过商品价值的剩余,而是商品价格超过成本部分的剩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2:35:05
wzwswswz 发表于 2010-10-15 20:50

企业利润不是商品价格超过商品价值的剩余,而是商品价格超过成本部分的剩余。
你和我说的是一个意思,“企业利润不是商品价格超过商品价值的剩余”,我已经否认了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劳动成因说”在我看来商品的理论价值是不存在的,利润不可能是市场价格与它的比较,所以企业的利润我也认为是“商品价格超过成本部分的剩余”,只不过我认为成本是直接面对市场的而不是被封装在通过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出来的商品价值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2:45:41
哲思 发表于 2010-10-14 14:47
呵~~~~~!我总以为楼主并未读过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只是凭着教科书上偷窥的或者道听途说的概念来想当然地演绎。。。
比如:
1、楼主认为马克思“比如它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读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的价值的定义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单位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马克思的意思,不同质的劳动首先转化为同质的劳动,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
2、说“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存在这个问题,即它给“机器创造价值”的论调钻了空子。”
按照马克思的非常明确的观点,在同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是一样的,这个和生产效率没有关系。生产率的变化只决定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量的变化,而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此,所谓给“机器创造价值”留下的空子在哪里呢?
那么,有这种逻辑的必然性吗?楼主认为:“因为产品的价值由社会决定,因此当采用机器生产从而使产量提高时,由于产品的社会价值此时并未缩小,所以更大的产量便表现为更大的价值量,而这个更大的价值量,则是由机器所创造的”。
从这个论述看来,造成混乱的不是马克思而是楼主本人。
非常同意,不是马克思错了,而是很多研究马克思的误导了一大批人。。。深入挖掘,会发现,马克思揭示的相当深刻和经典
真正读懂马克思的,不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3:41:18
——“任何价值理论都有缺陷,……”


请问劳动价值论的缺陷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5 23:45:20
学到了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00:10:00
newway1988 发表于 2010-10-15 22:45
哲思 发表于 2010-10-14 14:47
呵~~~~~!我总以为楼主并未读过马克思的相关论述,只是凭着教科书上偷窥的或者道听途说的概念来想当然地演绎。。。
比如:
1、楼主认为马克思“比如它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读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的价值的定义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的单位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按照马克思的意思,不同质的劳动首先转化为同质的劳动,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
2、说“把“价值”定义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存在这个问题,即它给“机器创造价值”的论调钻了空子。”
按照马克思的非常明确的观点,在同样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是一样的,这个和生产效率没有关系。生产率的变化只决定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量的变化,而在同样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是不变的。因此,所谓给“机器创造价值”留下的空子在哪里呢?
那么,有这种逻辑的必然性吗?楼主认为:“因为产品的价值由社会决定,因此当采用机器生产从而使产量提高时,由于产品的社会价值此时并未缩小,所以更大的产量便表现为更大的价值量,而这个更大的价值量,则是由机器所创造的”。
从这个论述看来,造成混乱的不是马克思而是楼主本人。
非常同意,不是马克思错了,而是很多研究马克思的误导了一大批人。。。深入挖掘,会发现,马克思揭示的相当深刻和经典
真正读懂马克思的,不多
     阁下的回帖经典的体现了中国人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缺乏    当人讲出一句话 先看他牛不牛

经典不经典      而不是看这话本身是不是对     很遗憾  国外人写书可不像孔子一样   全部是经典 不可反驳  

  别人稍有质疑 就说没深入学习     误解了   让人去读资本论     

  神经了    一个晦涩的几百年没人修正没人改进的理论不能很容易的让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理解 有什么用      

  为什么政经老师总是讲不清楚   总是回答不了学生的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00:13:21
劳动价值论,旨在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所谈的“价值”是主体有需要、课题满足需要的这样一种关系(具体来说,是社会关系)。并不等同于其他领域定义的“价值”。
  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是任何人都毋庸怀疑的,劳动让人类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劳动让人类慢慢了解并认识自然和社会,最终变成一个人化的自然和社会。没有劳动,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没法谈起。马克思正是从这些角度出发反复强调劳动在社会关系中的绝对决定作用!!
  也许当代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科学研究所处的时代不一样,造成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这些马克思在其哲学理论中已经最一般的谈到了),但是我们不能用当代的感性材料所升华到的理性认识去否定前人的科学,这样做的人都是没搞明白什么叫科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00:13:52
政经就是一坨屎  早该挖出去施肥了

   现在国内院校可以简单看看  凡政经强大的就是最近几年比较衰落的学校  

   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我很替那些教授悲哀   虽然这不是他们的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6 07:20:45
重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四)
耗费必须最小化。这一点可以引伸出另外一个概念:必要的耗费。即在耗费最小化的局限条件下,只有那些必要的耗费才是可以接受的,不必要的耗费就不能得到接受。比如,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成本最小化的局限条件下,只有那些能够很好工作,创造出好效率与效用的人,才能得到企业的采用,体现为他们的工资与奖金的耗费,才能得到企业的支付,而那些不能有效工作的人,就会被企业解雇,企业不愿意为他们付出工资奖金的费用。
那么,用什么来衡量这种耗费的必要性呢?一个衡量的办法就是:这种耗费所产生的产品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即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被以合理价格卖出去。因此,耗费是否必要,劳动是否有效,不是哪个人决定的,而是市场决定的,是购买相关产品的人的消费行为决定的。
而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就是这种“必要耗费”的一个体现,一个具体化的形式。由于有这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它所包含的“必要耗费”的意义,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可称为“必要劳动价值论”,它的意思是说:只能那些必要的劳动,才能够在相关产品是形成新价值。必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的发展,这个发展,至今并没有人超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