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944 6
2006-06-04

今年年初,政府正式提出“新农村建设”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我把角度重点放在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上。

众所周知--新农村建设,本质就是建设我们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给予农民生产活动的环境改善,提高农民生产的效率。但是现在主要的难点就是——所需要的数据难以获取,如农村公共产品的数量、投资额,现状与变动量等,将之与农村具体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建立相关分析,得出结论:如果某些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丰富,数据显示其有利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我将之归于公共产品供给对剩余劳动力的“正效应”,当然如果某地此类产品供给很少,则这种“正效应”就会不明显;同时,如果一个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缺乏,则不会利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我将之归于公共产品供给对剩余劳动力的“负效应”。由此,我们需要加大对于当前实施的“新农村建设”真正的指标考核。

以上,是我近期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想法,不知道是否有道理。发出来想听听大家的建议,特别是如果做这项研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哪些数据,又会有哪些难度,尤其是数据收集方面;再顺便请大家推荐一些好的文献,参考书。大家多交流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5 14:09: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6 22:11:00

怎么大家好象对这个问题不太感冒,就没有一个人来说些自己的想法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22:00:00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可以说大部分是公共产品,但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自主管理的境界,不知道新农村建设政府的目的在哪里,是加大投资力度高新农村建设吗?不仅仅是,还有农民的自主管理意识,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问题,过去农村水利一直是政府包干的事情,现在一方面由于水资源短缺要增加农民节水的意识,保护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另一方面就是现在大家畅谈的水费的使用问题,水费就是对水利设施建设的再投资。由于要搞新农村,水利破旧老化是需要改善的,可是政府真的要重新投资改善吗?这种投资我认为并不是可取得,所以新农村中尤其提到了人,农民的自主管理意识的增强,其实就是增加如何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如何对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保护的问题。至于数据,宏观的部分都是有的啊,最难得要属农民经济利益的驱动大于精神利益了,所以农民的行为是最值得研究的东西啊

呵呵,写作水平不好,望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8 21:33:00

农民参与行为探讨

看过一些资料后,也许正如您说行为经济学的流行所处,但尤其是现代农民与过去时代农民的行为问题其实更为值得探讨的另一个领域。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经济利益的影响,其行为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如我们在浙江省农村调研情况一样,这里的农民虽然很有钱,但他们的意识反而是越来越自私,(就如日常所提到的人的经济条件的发展会逐渐改善人的本性),农民由过去苦日子到现在富裕的好日子,其实他们并没有感谢政府的三农政策,他们认为这是应该对他们的补偿(也许是对的)。因此,如果政府停止对他们补偿,那么他们不仅会造反,也许更会混乱,他们已经抓住了整个国家要发展的动脉,同时人才的流动,使他们不在依靠农业生存,如果国家在农业上不进行扶持,对他们个人来看,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相反会因为粮食安全等问题造成国家不稳定。因此,政府必须还得对农民农业进行补偿或资助。
但是就我来看,这种扶持和资助在中国不同地方所采用的政策是一致的,结果导致像浙江这一带发展较快的地区,农民是越来越富,因为一方面有宽松的环境(随时可以就其他行业挣钱),另一方面还享受着国家的政策支持及补助。他们也在比较,那个利益大?结果如今来看,非农行业暂时还是比农业挣钱快,因此,他们脚踏两只船,不肯放弃自己农民的地位,但重心已偏离农业,如果让富裕的农民参与农业管理,他们一定会找你要经济利益。而在我们西部,农民确实很苦,没有政府的支持也许会活不下去,政府确实应该补偿和资助,他们由于没有像南方这样的环境,因此只能依靠农业为生,但是如今农业毕竟收益太低(猜想和西部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有关,当然也有生态的问题),所以还是穷,所以让他们参与只要有钱赚,当然也是好事。所以我认为农民有效参与的前提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现在国家或新农村所畅谈的农民自主管理是表面文章,农民也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而已,文章中也谈到了,初始阶段是暂时的做样子,后面如果没有经济利益,那么参与只是一种口号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9 14:24:00

公共物品的供给由谁来买单?现在在农村,如果要修路的话,政府给点,每个村民自己也得交点,还得提供一些义务劳动。
即使公共物品的建设有政府来买单,但是,怎么样才能发挥公共物品的效用?
新农村建设,最主要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通过教育。我国人口众多,可是合适的人力资源却很有限。要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只靠加快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更重要的是提高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使其能够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9 23:24:00

我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交流一下吗?

QQ4901816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