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073 10
2004-07-28
价值两重性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一大流派。
两重性理论的主要论调是,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也有其它分法。


<P>对词语使用应该避免套叠和包含。《交换理论》举过一例:当一学生看到“大拇指”三个字时,只认得大和指,不识“拇”,查字典,得到解释:拇,大拇指。依然不知所以。</P>
<P>如果此学生看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中都有“价值”一词,查经济学词典,就会得到“大拇指”般的解答: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P>
<P>价值应该有一个定义,大家其实比较趋同的是:物的有用性。</P>
<P>亚里士多得就说:物的用途分为两种,直接使用和交换。
这种思路就是后来的价值两分法的渊源。</P>
<P>其实我们不能说交换是物的用途之一,交换是获取物的使用权的方法之一,而不是用途(有用性)本身。</P>
<P>一件物,在私有制前提下,它的被使用有两种可能:被所有者使用和为非所有者使用。
被所有者使用,十分简单,就是亚里士多得所谓的:直接使用。因为他有所有权,所以他就可以“直接”去使用它。
被非所有者使用,就多了一道程序,即所有权的让渡过程,只有首先获得所有权,才能后使用它,这个获得所有权的过程和方式就是交换。
也就是说,使用的前提是拥有使用权,交换是拥有这种权力的方式。交换是物的有用性被发挥即使用过程的一个前期过程,就好像即使自己的物品也要“拿、取”之后才能使用一样。</P>
<P>不能够将交换作为一个有用性方面,就好像不能说可以被“拿、取”也是有用性的一个方面一样。</P>
<P>价值量就是对物的有用性大小的评估和计量的结果,这个概念的客体对象只有一个物。
如果将价格视为价值量,不禁逻辑不通,而且变成和另一个事物有关。假如把另一个事物作为“标准单位”固定化,则又回到计量的路子上了,而且无法将本来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概念扩展到一般的任意交换形态,比如不得不重新定义物物交换和币币交换中的价格是什么,更糟糕的是将交换者最为关切的东西——交换的比例问题抛在了一边。</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7-28 14:37:00

学风渐衰,泥沙俱下,本版主当道,西经版格局日渐狭隘,如今已难容异见。

特此规定,从今往后,西经版严禁讨论“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等相关话题,违者删无赦!

保留上帖,乃是期望起到“悬钦犯头颅于城门以警示后人”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16:31:00
以下是引用一刹春在2004-7-28 14:37:20的发言:

学风渐衰,泥沙俱下,本版主当道,西经版格局日渐狭隘,如今已难容异见。

特此规定,从今往后,西经版严禁讨论“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量”等相关话题,违者删无赦!

保留上帖,乃是期望起到“悬钦犯头颅于城门以警示后人”的作用。

师太也太苛刻了吧,这年头研究这个的人还不少呢!不要删我的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17:40:00

删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29 18:28:1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17:50:00
以下是引用KS在2004-7-28 13:01:12的发言: 价值两重性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一大流派。 两重性理论的主要论调是,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也有其它分法。

对词语使用应该避免套叠和包含。《交换理论》举过一例:当一学生看到“大拇指”三个字时,只认得大和指,不识“拇”,查字典,得到解释:拇,大拇指。依然不知所以。

如果此学生看到“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中都有“价值”一词,查经济学词典,就会得到“大拇指”般的解答: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价值应该有一个定义,大家其实比较趋同的是:物的有用性。

亚里士多得就说:物的用途分为两种,直接使用和交换。 这种思路就是后来的价值两分法的渊源。

其实我们不能说交换是物的用途之一,交换是获取物的使用权的方法之一,而不是用途(有用性)本身。

一件物,在私有制前提下,它的被使用有两种可能:被所有者使用和为非所有者使用。 被所有者使用,十分简单,就是亚里士多得所谓的:直接使用。因为他有所有权,所以他就可以“直接”去使用它。 被非所有者使用,就多了一道程序,即所有权的让渡过程,只有首先获得所有权,才能后使用它,这个获得所有权的过程和方式就是交换。 也就是说,使用的前提是拥有使用权,交换是拥有这种权力的方式。交换是物的有用性被发挥即使用过程的一个前期过程,就好像即使自己的物品也要“拿、取”之后才能使用一样。

不能够将交换作为一个有用性方面,就好像不能说可以被“拿、取”也是有用性的一个方面一样。

价值量就是对物的有用性大小的评估和计量的结果,这个概念的客体对象只有一个物。 如果将价格视为价值量,不禁逻辑不通,而且变成和另一个事物有关。假如把另一个事物作为“标准单位”固定化,则又回到计量的路子上了,而且无法将本来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概念扩展到一般的任意交换形态,比如不得不重新定义物物交换和币币交换中的价格是什么,更糟糕的是将交换者最为关切的东西——交换的比例问题抛在了一边。

其实一般均衡的解释比这么直接间接的美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7-28 19:33:00

描述总显得繁芜,所以世人喜欢精致的语言,于是数学成了宠儿

要想描述为人接受,首要的是精致的语言!!

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