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清瑜
市场的需求决定企业的发展,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需求从宏观上来说是一个地域和国家不同发展历史时期和阶段的需求,其各个发展阶段和领域的总需求是不同的。然而在相对时间里总需求是不变的,虽然个别商品需求和价格有涨有落表现为通货膨胀或经济萧条,但是总的需求量是不变的。比如:某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它的生活必需品消费、生产资料需求、能源需求结构相对来说是不变的。就象是一个5岁的孩子、10岁的孩子、18岁的青年人;每年的各种消费需求总量是一定不变的一样,这叫个别需求。每个物品的需求加在一起就是总需求。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在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是同样如此的。在这个相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有的商品降价了,有的商品提价了,有的商品供过于求,有的商品供不应求;但是不管怎么变化它的总需求量和总需求价值是不会变的。对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消费来说,摄入的肉食品总量增加了,面食的摄入量肯定会减少,需求总量没变,需求价格在其他家庭肯定减少了你的增加量。对于单个的商品一般来说,提高价格就减少了需求量;降低价格就增加了这种商品的单个社会需求量。比如:我们用于衣食住行的消费,属于直接消费。由于我们需要吃鸡,养鸡厂为了养鸡而购买鸡饲料而产生的消费,叫派生需求或间接需求。
需求是购买愿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影响需求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主要分为四大类:1.价格。2.收入。3.消费时尚。4.预期。这些对购买力和购买欲望的影响是综合的。首先,价格直接影响购买力并且刺激购买欲望。波音747飞机虽然好,但是有几个人能买得起啊。价格几乎对所有的商品都有影响,但是对知名商品和奢侈品几乎没有影响。奢侈品也是相对而言的,过去的奢侈品也有可能成为现在大众化的商品;比如:电话、电视、电脑等。知名商品的贫民化价格,不但不会提高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反而会降低这种商品的社会需求量。我国“红旗牌”小轿车的大众化价格,使得其销量一落千丈就是反了这个大忌的原因。电影《大染坊》的陈六子也是用这个办法打败对手的-------把竞争对手的布匹在大街上当尿布卖。因此,降价并不是增加利润的唯一方法,增加需求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刺激富人的购买欲望。因为,在这个世界上20%的富人,兜里装着80%财富的。企业追求的是最大利润,而不是最多人群。其次,消费政策和利率对住房和汽车这类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影响很重要。例如:贷款50万元购房,为期25年,利率不同时每月支出(还本付息)差别也很大。当利率为5%时,每月应支出2920元;当利率为10%时,每月应支出为4540元。这就是说,当利率每上升1倍时,每月的支出也上升1倍。所以,提高房贷利率是遏止房地产过热的一个好方法,但是若没有其他办法来满足平易房屋这种巨大的需求;恐怕这种单一的办法也难以奏效的。再则,预期与需求也有很大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买涨不买跌”上面,某种商品价格越涨价需求越旺盛,媒体越是宣传消费者越是形成抢购风。这种影响购买潮的因素,不是因为这种商品现在价格高,而是因为这种价格消费者普遍认为将来会更高的原因。
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需求也是无限的。企业面对需求,一方面是不断的追随潮流满足需求,这叫“消费主权”;企业是跟在消费者的屁股后面跑的,主动权是掌握在消费者手里的。这类企业在市场中不断的寻找着新的需求马上投入生产,满足这种需求获取利润;社会上不断会有新的企业马上加入这种商品的生产。往往这些追随者的企业,都不能获得高额利润,而且生产项目也难以持久形成行业的领袖。我国的保暖内衣从过去一套400--500元,到后来的每套30--40元;从大批企业和资金的进入,到后来大批企业的腿出,就说明了这种急功近利的盲目追逐性。另一种是企业不断的挖掘需求、创造需求、形成需求、然后再去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广大的消费者是跟在企业的屁股后面跑的,主动权紧紧抓在企业的手里,这叫“生产者主权”。这样的企业才能在众多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获得高额的企业利润。由于长期专一从事这个领域,在技术和资金上形成积累,并且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形成行业领袖。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的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受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这种欲望的无限性,也就决定了市场需求的无限性;没有这种欲望,社会就失去了发展前进的动力。只有不断的满足这种需求,才能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