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38 5
2005-01-11
丁丁的理路

2000年还停留在康德休谟之间,关键讨论"理性",一个频繁出现的词是"理性为自然立法",即阐述康德的"How is nature possible"的主题,渐渐地到了西美儿之间,研讨"How is society possible"的主题,从两方面展开,一个是提出完全没有利益下的"纯粹的游戏",即他所言的"sociability"(可社会性),通俗地讲就是,社会为什么还能趋向合作;另一方面,即充实进现实的利益,即实际的社会博弈.

对于前一方面,即社会何以可能,也就是说社会为什么会合作,从囚徒困境中找不到理由下,就寻找演化博弈方面,于是一直推演至"脑科学",即发现人脑里有识别欺骗行为的所谓的中脑结构,也就是"人类脑容量的扩张与社会交往共生演化".

现在我才发现,汪对脑科学的偏爱只是知识演进的结果.不过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汪一向是述而不评,起的只是介绍性的工作.

具体文章见:http://www.unirule.org.cn/symposium/c269.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1 15:06:00

一般而言,中国的专家在本行内有所成就就喜欢自大,觉得那一行都是专家,都想插上几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 15:11:00
汪还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1 23:41:22
述而不评,也没什么不好,起码他能述,述的前提是理解!他起码理解了,其实理解也是不容易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1 23:45:02
而且从楼主的看法来看他有一种问题导向,就是说他了解这么多不同学科的东西是为了解决他心中的疑惑,可以说他心中的这些疑惑就构成了他自己的逻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2 08:44:50
WERTFGYHUJK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