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融合了民族文化的精华, 必定会注重吸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来丰富自己。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潮,之所以能被全世界认同,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富有民族特色,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对中国的企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相容, 而且能够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 以宗法家庭为背景,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由诸多思想流派共同构成,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的人本精神, 义利并重、讲求信用的价值观念,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创新进取精神。
(一)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 是指在企业管理中, 强调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 注重对人的培养, 满足人的合理要求, 为人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目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人贵”、“人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在传统文化中主张“尊贤使能, 俊杰在位”, 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本思想。构建企业文化, 拥有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推动企业发展, 必然要求企业家树立一种以人为本, 唯人兴业的企业管理理念。
(二) 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上的交流, 我国社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危机, 如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观念混乱以及物欲恶性膨胀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保持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 企业有责任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对内形成凝聚力, 对外形成吸引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取向, 这有利于员工的团结一致, 减少内耗, 形成合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的思想正是现代企业文化发挥凝聚力功能的主旨所在。儒家文化注重和谐统一, 不仅注重自然的和谐, 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以和为贵”是儒家伦理中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工具, 认为只有从“爱人”出发, 才能达到“人恒爱之”的彼此和谐相爱的关系。儒家的这一伦理思想在孔子的“礼之用, 和为贵”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中得到体
现。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在培育中华民族的群体心态以及消除社会群体矛盾, 保持社会稳定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 建设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建立以和为贵的企业伦理。“和气生财”只是以和为贵的表层, 真正的以和为贵应该注重于企业团体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因此, 企业要做到对内注重部门间、员工之间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协调和沟通, 对外注重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同行及竞争对手乃至ZF之间的和谐, 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 义利并重的企业价值观念
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主要指企业全体成员通过亲身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对企业价值的共同评价标准。企业拥有良好的价值观念不仅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而且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要确立“义利并重”的企业价值观。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而轻个人和义利并重的特点。孔子就主张“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反对“为富不仁”。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宝贵的。企业要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就必须做到追求利润的同时把“义”放在首位, 要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考虑, 不能只为眼前小利而损害整个民族和社会的利益, 那种为了获利不惜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甚至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等做法不仅会危害到社会整体利益, 也会断送企业自身的发展前景。可见, 确立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 以“信”言商的企业道德
儒家思想认为, 诚信是人性之本、大道之源。企业道德的核心是诚信, 诚信是做人之本, 也是企业立身之本。
诚信无欺, 就是要求大家诚实而有信用, 诚善与心, 言行一致, 不能以欺诈或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致富, 企业家在经营企业中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信用经济。重约守信、言而有信、诚信为本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也是公平有序竞争的基本条件。当前,企业要牢固树立契约意识和忠实履约的道德精神。只有诚信不欺、重约守信, 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五、总结
企业文化在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企业文化能使战略计划目标的制定和企业整体目标一致,使企业朝着更高、更远、更有利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企业愿景。一个拥有优秀文化的企业将文化作为重要资源,将企业的发展愿景以企业文化的形式渗透给员工,从而使企业战略从制定到实施,都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的精髓在于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的人本精神, 义利并重、讲求信用的价值观念,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创新进取精神。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晓坤《企业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02
[2]程云喜《现代企业管理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08
[3]
林建煌. 战略管理[ Z]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P126.
[4]范晔.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
[5]王化军.企业战略管理[J].科技咨询导报,2007,(9).
[6]董小焕.论企业战略管理的系统观[J].集团经济研究,2006,(21).
[7]金伯杨.杨震澎 文化胜经:低成本塑造中小企业文化2006
[8]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的匹配初探- 经济问题探索2006,(3)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