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1-1-4 09:44:00
$4-8 这一纯思维的混沌状态,是思维要获得其结果的必须前提。如果思维在
其过程中不经过这一状态,它就不可能获得它所要获得的结果。真正的思维必须经
过这个艰辛的思维状态,真正的思维便以这一混沌状态为其标志。就象每一事物的
发展都有其艰难的时候一样,每个思维者的发展也都有其艰难的时候,并且它只有
通过了这个艰难的时候才能够成为真正的思维者。
   首先,这一混沌的思维状态给思维者以丰富的启发可能性,从而使思维者头脑
充满着启发。数不清的思想家和发明家由于有了这一思维状态而使自己头脑充满了
启发与灵感,他能从某些细微小事中得到启发。人们是非常推崇启发和灵感的,希
望自己有朝一日从梦中,从某种无中生有的启发与灵感中获得某种发现、发明和创
造。然而必须懂得这些启发和灵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并不无中生有,
在产生这些启发和灵感以前人们已经付出了艰辛的思维。启发和灵感是从思维的混
沌状态中产生的,处于这一状态的思维者会充满着这种启发和灵感。因此,在一些
人的头脑中充满着启发和灵感,而另一些人则从来未发生过什么灵感;这种情况并
没有什么奇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5 10:36:13
  因此,严格地说,‘现实运动’才是思维的真正源泉。而智力这一源泉则提供
了思维发生的基本可能性,但必须在现实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可能性。
    从精神界,从书本中并不能产生出思维,因为书本的、理论的东西并不能直接
对一个精神发生作用。能够对精神产生作用的只能是现实(现实运动);只有现实
才能对精神发生作用并使之产生改变。我们看到,人们不可能通过所谓“教育”来
改变一个极端自私的精神,只有现实,只有与这种精神相对立的现实的强烈作用才
会使这个精神发生改变。因此从书本中不可能使思维直接发生,书本的东西也只能
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在这里,书本的东
西只不过起启发作用。一个建立起来了的精神(一个现存的精神)包含着许多现实
因素,书本的东西把这些现实因素启发了,使它们重新作用于这个精神本身,使这
个精神激起对存在着的老问题的再思维。因此,现实是思维的源泉,而精神界中书
本、理论等则不能成为使思维得以发生的源泉。头脑要真正思考一些问题,就要到
现实中去,而不能只在精神界中,只在理论中,只在课本和古典著作中打转,在书
本中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在精神界,缺乏思维的头脑和精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
为呈现在这些头脑和精神面前的所谓知识、理论等都是思维的结晶,而在思维结晶
面前必须付出思维(并且是同样的思维,即与思维结晶中所包含思维相同的思维)
才能把握这个思维结晶。学校教育中的‘学’是缺乏思维的,它在一个思维结晶(
即所谓知识)面前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就是采取‘单纯理解’的形式,而
死记硬背是不存在任何思维的,理解则是片面、不完全的思维,即它对思维结晶只
具有肯定的思维,而没有否定的思维。真正的思维则是:在对一个思维结晶(一个
知识)进行思维时既有肯定的思维也有否定的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6 10:42:51
$6-19 思想是思维及思维结晶的最高形态,绝对思想则是思想的最高形态。思
想的对象是本质(表现为事物本质),绝对思想的对象是绝对本质(表现为世界本
质)。它们两者都以本质性为对象,它们自己实质上也是本质的精神形式。事物本
质与世界本质之间的联系是一目了然的,前者不过是后者的特殊性,而世界本质作
为绝对本质它对各个事物同样起着内在的支配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最深刻的)。
世界是由事物构成的,因此本质性首先表现为事物本质,然后通过这事物本质进展
到世界本质,进展到绝对本质。这种进展我们阐述过了,我们主要是以这本质性的
精神形式(即思想)的运动和进展来说明这种进展的。在自然界和现实中本质性首
先是事物本质,然后才是绝对本质;在相应的精神界,本质性同样首先是思想,或
称个体思想,然后才是绝对思想。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和精神形式。自然本身的单纯
运动与这一运动表现为思想运动,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主要是后一情况能够作用
于人----这最高级的自然物,使人参与自然运动的过程。
   把握世界的本质性,把握绝对本质,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目标。人类思维在实现
这一最高目标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许多悲观和信心不足,并且这种悲观时刻留于人们
的头脑中。康德哲学便是这种思维悲观的一个大典型,它认为,思维的最高形式即
理性不可能把握“自在之物”,也就是事物本质以至世界本质。其实人类思维为实
现这一最高把握所要走的路是无限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在某一时刻完全实现自己的
这个最高思维目标;我们的思维只是象渐近线那样渐渐地无穷接近这个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9 09:29:40
  $7-5 理性知识是思想在个体性中体现其自身的产物,因而理性知识首先取决
于思想本身,思想是什么样的思想,理性知识便是什么样的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
思想的特殊化和具体化,是思想规定其本身的产物,理性知识等于思想规定;这样
我们便把理性知识完全归纳到思想本身中去了。思想规定是在思想活动中实现的;
思想活动便是思想与各种个别性的广泛接触,思想便是在这种接触中实现其规定性。
思想与某个个别性接触,它便把自己规定在这个别性中,使思想在这个别性中有一
具体的特殊存在。思想与个别性之间的接触越多,它的规定性也就越多、越丰富,
从而它的内容也就越丰富。这些内容都有机地集中在思想的周围,而构成一个以思
想本身为中心和核心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便是人们常说的“理论体系”。理论体
系是一种以(某一)思想为中心和核心,以思想的各种特殊规定(思想的各种引伸)
为构成因素的思想体系。因此理论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系统,它有它的“吐故纳新”,
并且对思想冲击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理论体系强调思想的中心和核心作用,强
调它有一个中心和核心,因而强调它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构成。而当思想还没有任何
内容时,显然并不存在任何相应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是思想展开和发挥其自身的
必然结果。
   理论同时便是理论体系,但当理论体系还未形成,还只是孤单的思想自身时,
人们也常说“这种理论”;人们往往把思想直接看成是理论;把刚刚萌芽的思想看
成理论,这未偿不可,因为理论的核心要素便是思想。但是我们应该把理论明确定
义为:思想的展开和发挥;从而把理论看成是一种思想体系。这样的定义无疑具有
重要意义,因为它强调思想的展开和发挥,着重于思想的丰富内容及其有机的集合。
思想产生出来无疑是重要的,但思想发挥出来更是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明确地把理
论的产生看成是思想的发挥,而不也看成是思想的产生。另一方面,思想必然会形
成它自己的理论体系,因为它必然要发挥出来,必然要对它自己作各种各样的特殊
规定。因此,只要一个思想持久存在,它总会形成它自己的理论体系,虽然在自己
的理论体系形成面前思想本身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
   思想之所以在它存在的过程中必然衍变为一种思想体系,是因为它必然会有所
发挥,这些发挥了的思想集结在思想本身的周围;同时它们之间保持着一种内在的
联系,因为它们的共同同一性便是思想本身。这样,思想必然会有其体系,这是毫
无疑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