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关于研究生(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课件,然后我就奇怪了,这课件是老师做给研究生上课用的吗?
产生上述“孩气”的问题,起初我也有些费解,也许是出于研究生教育和自我学习的在理解和适应吧。
产业组织老师是我们院长,她的课就是翻书read 标题而已,就像读纲领一样!老师第一节课审慎的告诉我们学术没有权威,平常人说的 和大家说的 都有对有错,对于工程科学来讲,对错很会重要,但我们产业经济学这种夸夸其词的研究 ,注定是要应用与生活中——“悬壶济世”不说,比如说管理思想讲给管理者企业家 创业者听,同样的话,每个人多听,效果就是不一样~~
也就是这种社会性(与自然性相对)的精神,亦如“道”,究竟能不能成就社会价值,就看是否领到了一些组织去按照提倡的理念和设计的机制去和社会中其他群体在这个历史的长河中,充当素造社会关系网的一个聚点————个人是小聚点,个人所面对的就是个人人际关系网;但有的人就很牛A了,他可能作为领袖领到了伟大的革命亦如中国的革命; 还有的人是在经济界,他创办的公司存在几百年之久和市场 和政府都嵌入很深-----这也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现在面临的“十二五”接力点上,社会矛盾累积较重,社会治理成本升高的大背景下,作为我们研究经济的工作者,来讲现在谋定而动,今后大有作为!CCTV 推出《公司的力量》和《华尔街》两部大型的纪录片,可以说CCTV编辑思想够前沿吧,看过之后对于这两部片子,精英们只有仰慕的份,所以我们的社会到了今天,我们应当在“经济、社会、人文、民主、科技等等各种角度软指标硬指标,来评估我们的进程 ————————初级阶段这是肯定,我们可以执拗的说不能照搬西方,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比较 并且差异化(有中国特色),着眼于国家大的策略的动向,那么就是另外一个角度看风景,可以说高层的策略都不是着眼于短期的,而且国家的短期和个人的短期也相差甚远,国家的短期可以说一年两年 不当回事,而我们呢!
总之,纵然现在是有压力的,本科的时候深感就业压力之大,前途之渺茫~发现我们不能被阶段性的大环境压倒
用青春当舞台,成就骨干!!让经济的思想给社会添加一抹润滑剂吧 因为我们年轻~~
归提~~~本来想抱怨研究生教育歇斯底里,可写着写着,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冲动,因为我们年轻,把没有的、想要的欲望一点点换来吧 90多年前,五四运动~现在我们顶着压力,创造新的民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