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集体缄默”下的教化之忧
《重庆时报》22日发表文章,题为:高校“集体缄默”下的教化之忧,作者:张勇。全文如下:
  河北保定公安局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醉驾肇事致1死1伤,目前已被刑拘。学校学生自称被学校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10月21日《广州日报》)
  撞人官二代“我爸是李刚”的狂嚣无疑是近日最为暴戾的话语之一。庆幸的是,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网友“我爸是李刚”的造句大赛表明,权力骄狂并未吓倒公众舆论,反倒是激起了公民的正义感。可遗憾的是,“我爸是李刚”的骄横终究还是把有些人吓得噤若寒蝉——河北大学让目击学生保持集体缄默的做法,可见该校对“李启铭他爸”畏惧到什么样的程度。
  河北大学使目击学生保持缄默的行为,除了在骄纵权力面前表现出来的“软骨病”之外,往重里说,更是一种违法行为。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高校利用行政手段阻止目击学生出来作证,实际上是间接隐匿李刚之子肇事的罪证,这一行为性质之恶劣,作为高等学府恐怕没有人不知道。
  除此之外,高校阻止学生出面指证的行为更是伤害了高校的品格。高校作为教化之地,不仅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更应该教化学生学会担当责任。一个官二代在高校肇事,高校就畏惧权势装怂服软,那可想而知,这样的一种高校品格下,教化出来的公民走出社会如何能够担当责任,公民精神和法治意识非但不能在高校的教化之下得以成长,反倒会在“软骨病”的熏染下走向恶化的边缘。
  “我爸是李刚”所表现出来的权力骄纵固然让人感到寒心,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赤裸裸的权力霸道。可是在高校行政压力下的学生“集体缄默”,河北大学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软骨病”更是让人深感教化之忧,这种环境下教化出来的公民,责任担当岂不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