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提出这个问题,有可能来自两个方面的角度。。
1、如何以小博大。做一个游戏和尝试,如何在资本领域(范围是中国),以10万博万亿。
2、中小平民如何保值。因为平民手里的资金,一般在10万左右。在不断上涨的房价面前,追高很难。但平民往往是在失望和绝望的时候才会在更高的价格上去买一把。通货膨胀开始了,这些钱面临贬值,怎么保住钱。
楼上很多朋友提到,房价已经很高。10万连入门机会都没有。
而且话说回来,房价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如果你买1套楼,8万成本,卖10万,刨除各种费用及税收,也赚不到多少钱。
昨天本来在考虑股票,从国家的目前一些观点和引导上看,国家是希望钱进入股市,进入产业。。但现实的讲,中国股市的那些基础,就是那些上市公司,垃圾的多,垄断的多,靠政策赚钱的多。所以,基础并不牢靠。
另一方面,国家希望引导大家到风险投资上。。例如创业版。但中国企业责任没体现的风险投资,更难让人相信。
而且通货膨胀期间,大家失去或者减少对货币的兴趣,更多偏向于实物。
从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10万块 投入到最便宜的产品上,会带来较高的利益。。目前可以看到的,最便宜的最普及的产品,有上涨空间动力,而且又不会存在售后或者贬值和坏掉的产品,就是某些农产品的预期。
粮食 油 糖 。目前这些农产品已经上涨了。。大家同样相信后续还会存在上涨空间。而且从利润化角度来讲,投入在低价品上,利润收益更大。
今年冬天较冷,煤炭已经上涨。电也涨。基础资源类,是投不进去的。
收入高的阶层,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低。收入较高者,对健康农产品依赖较高,例如水果,绿色蔬菜,进口大米之类的。对普通农产品依赖低。收入较低者,才会大量的花费在基本生活品上。
新疆的棉花 黑龙江的粮食 广西的甘蔗糖 山东的苹果 都涨了。辣椒 姜都涨过了。离农产品最近的期货
厨师 都可获益。
如果把10万投入到农产品上,集中在单一品种的2次交易上。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春节后1个月,这段时间,
第1次交易,元旦前第1次小高潮时卖掉。本金从10万升值到15万可行。刨除交易成本,可以达到14万
第2次交易,春节前第2次小高潮时卖掉。本金从14万升值20万可行。
产品选择上,冬季用量较大,抗寒 易于保存的产品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