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9-4-26 13:45:00
还扯出网游了,呵呵,论网游你玩的也未必有我多,逛网游市场没有时间成本??实在是笑话了,一个大的网游中.装备的摊子摆在门口还是摆在角落会导致别人是一进门就看到还是找了20分钟后才看到,一个急于升级的人根本就不屑于那点虚拟货币,因为练级的时间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时间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00:48:00

一价定律当然可以不成立,但要么是因为市场限制多,要么因为投资者有奇特的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27 18:30:00
以下是引用remlus在2009-4-27 0:48:00的发言:

一价定律当然可以不成立,但要么是因为市场限制多,要么因为投资者有奇特的偏好。

明摆着不成立的东西还要维护,非得让我彻底从理论上证明它的荒谬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4-30 16:01:00

“一价定律”在金融上的提法和国际贸易上的提法是有区别的。国际贸易中“一价定律”指A地的东西与B地的价差不超过两者间的运输成本。而金融中的意思是如果一个金融工具它的实质可分为A和B两个金融工具(也就是说可以由A,B来合成),那么它的市场定价应该等于A的市场价格与B的市场价格之和。楼上的是不是两个还没完全区分开?希望我这个比较通俗的解释还不至于难懂。金融上的一价定律也是我们对一个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对于一个未给出市场定价的新工具,只要我们有办法拆分成市场上现有的市场上已有标价的一系列工具的组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的价格是可以确定的。如果两者有价差,我们就可以用市场上一系列工具合成该新品种进行套利(当然如果合成需要成本的话需要考虑进去)。相信楼上的如果平心静气应该能从讨论中重新认识一些东西,包括自己,当然你所表现出来的怀疑一切的勇气是值得赞扬的。不过,怀疑的同时,应该能提出真正有道理的新东西,而不是把你怀疑的东西建立在对别人理论的误解之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11:07:00

"金融中的意思是如果一个金融工具它的实质可分为A和B两个金融工具(也就是说可以由A,B来合成),那么它的市场定价应该等于A的市场价格与B的市场价格之和。"

从来没听说“一价定律”是这么回事啊!是你概念混乱还是我孤陋寡闻呢?

我只知道与“一价定律”相似的适用于资本市场的定律是利息平价理论。

不过这些所谓的定律在我看来都是非常荒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18:20:00

另外,你使用的“市场定价”一词也是很荒唐的!

市场价是有市场自然决定的,不是由你来定的,你以为你是神吗?

所谓定价或估值只能基于基本面。基于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来定价简直是胡闹!

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本来就可能非常偏离价值,你基于那些偶然产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有何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 22:06:00
以下是引用cntjphy在2009-5-1 18:20:00的发言:

另外,你使用的“市场定价”一词也是很荒唐的!

市场价是有市场自然决定的,不是由你来定的,你以为你是神吗?

所谓定价或估值只能基于基本面。基于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来定价简直是胡闹!

其他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本来就可能非常偏离价值,你基于那些偶然产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有何意义?

你不认可没关系,差别就在于有些钱你赚不到别人能赚到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 09:38:00
曾经跟某投资银行工作朋友请教过何谓权证。他说他都不知道如何来的,只是知道某大牛被公司上世纪成立某项业务时挖来。当时只有三个人做后台模型,前台都是经验老到的行内人。他们都不精于数模,我的朋友进去的是他们在金融岛国(币值当时挺高)的支部。一般来说销售的都不知道后台运作模型。但是系统升级时,他们都有份参与研讨。模型是根据不同行业的特性不同国家的情况,设定变形参数不同。就是模型的变种。所以很多书本都是谈到BS。朋友他都学过。但是他就是不懂后台运作的模型。听起来挺可笑。他是读机械工程的。就一牛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5 18:29:00
你不认可没关系,差别就在于有些钱你赚不到别人能赚到罢了

哈哈,赚钱?

看来美林、雷曼、贝尔斯登运用你们的金融工程学赚了不少钱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6 13:20:00
LZ明明是要和大家探讨问题的。被LS这个人给捣乱捣掉了。太无耻了楼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09:58:00
以下是引用kgb_yuan在2009-5-6 13:20:00的发言:
LZ明明是要和大家探讨问题的。被LS这个人给捣乱捣掉了。太无耻了楼上~~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我是不想让你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耽误自己,危害社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7 17:34:00
The reason why is that if the length of time interval is small enough, it approximate to B-S mode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17 16:22:00
以下是引用ctandxh在2006-6-9 10:43:00的发言:

  最近在忙毕业论文,写的是备兑权证定价方面的,但是在收集的资料在我发现,外文资料中一般都是用到BS公式或是对其的改进,而很少用到二叉树方法,国内的也仅仅是对后者的一个介绍.

但是备兑权证它类似与美式权证,用二叉树方法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对此方法在权证定价方面的研究这么少呢?麻烦各位给予指点,小女子在此谢谢大家了!

只要是bsm公式的应用可以直接得到有效地解析解,同时其所需要的数据的选取也比较容易,处理起来十分方便。而美式期权使用二叉树定价完全是因为不存在一定意义上可行的解析解,主要由于其提前执行的问题。

二叉树是针对于没有明确解析式的期权定价方式,采用回溯的方式进行定价,其不仅可以应用于美式期权,同时也可以运用于欧式期权。

对于备兑权证来说我确实不甚了解,但是基于您的描述,其近似于美式权证,可能是因为其本身在执行过程中不存在额外收益,所以其提前执行的可能性很低,可以直接当欧式期权来处理。

也不知道我的答案是否贴切。文责自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