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农林经济学
评郑风田的《我国低粮价战略不可持久》
楼主
己丑牛
1855
5
收藏
2010-10-25
2010
年10月18日
郑风田最近在网络上转发了他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一篇访谈录《我国低粮价战略不可持久》(网址:
http://bbs.news.163.com/bbs/country/189203206.html
)。所谓的“低粮价战略”有几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低粮价政策”是否存在?
郑风田认为现在政府实行的是“低粮价政策”。是否存在这样的政策呢?
现在建立了粮食保护价制度,农民可以以高于保护价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粮食,市场粮食价格低于保护价时,政府按保护价收购。这就是说,政府的粮价政策是保底不封顶,农民销售粮食的价格可高不可低。
“低粮价政策”只有在两种条件下才可能出现。一是政府制定必须执行的价格,例如粮食统购统销时期实行的就是“低粮价政策”。二是价格封顶。现在不存在这两种条件,粮食销售价格基本上是在市场上形成的,“低粮价政策”之说不符合实际情况。
现在的粮价低了?
郑风田依据农民的收入,认为现在粮价低了。
实际上,在市场定价的条件下,农民收入低的基本原因不是粮食价格(这个问题将在后面讨论),不能作为评判粮价高低的主要依据。
评判粮价高低的主要依据应该是粮食生产的形势,大体上说,如果粮食生产出现萎缩下降的形势,粮食价格低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则粮食价格不低。这十年,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这说明我国的粮食价格并不低,更不存在所谓的“低粮价政策”。
现在全国抛荒的耕地估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0%
,
2008
年我在湖南省江永县见过二三千亩的一块抛荒地。有人认为,耕地抛荒也是因为粮价偏低导致的。其实不然。与耕地抛荒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种现象,“非法耕种”,即有些人在堤岸、田间道路、征而未用的土地、退耕的山地、别人长期弃置的耕地上进行种植的现象。这类现象我在南京郊区和湖南农村都看到过。在湖南我与务农的农民交谈过,他们都说自己的耕地少了,希望能有更多的耕地进行种植。这说明,现在的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并没有挫伤全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农民有种地、种粮的积极性,耕地抛荒主要是土地制度和相关政策造成的,不愿耕种的宁愿把地荒着,而想种地的却又得不到足够的土地。
提高粮食价格能缩小城乡收入差别?
为缩小城(泛指非农产业)乡(指农业)收入差别,郑风田主张提高粮食价格,使务农收入达到其他劳动者收入的
80%
。现在的务农收入比其他劳动者收入低很多,平均而言,远不到其他劳动者收入的一半。如果要通过提高粮价来让务农收入达到其他劳动者收入的
80%
,那就意味着粮食价格要成倍地上涨,而其它产品的价格基本不动。
第一,这是无法做到的。
近十年,粮食市场零售价已涨了几倍,农民实际收入远没达到这个水平,而且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主要是打工收入,粮食价格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贡献微乎几微。每一次粮食价格的上涨都会伴随着一个物价的全面上涨,物价的全面上涨基本上抵消了粮价上涨的作用,粮价看似涨了等于没涨。在市场经济中,尽管现在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人为地提高粮食价格,起不了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不能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作用。
第二,假设真的能运用价格政策来缩小城乡收入差别,也会对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有个叫计然的人就说:“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史记·货殖列传》)这段话的意思是,粮食价格不能太低了,太低了就会伤害农业,粮食价格也不能太高了,太高了就伤害末业(现在说的二三产业),粮食价格适中,农末俱利。
价格决定交换关系,也决定着国民收入的分配。如果粮食价格成倍上涨、而其它产品价格基本不动,那就极大地改变了国民收入分配结果,严重危及其它产业的生存,有许多企业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亏损而破产。同时,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就会出现大幅度萎缩,这样又使粮食生产萎缩,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农民收入低的基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二三产业在经济中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和农业人口不断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机制:非农产业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吸引着农业人口转向非农产业。在工业化时期这个机制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个机制后面的原因是实际的农业人口比重高于经济水平所需要的农业人口比重。比如说,某一时期经济水平所需要的农业人口比重是
30%
,国民收入分配给农业的份额也就是
30%
,但现实的农业人口比例是
40%
,这样,占总人口
40%
的农业人口只能得到
30%
的国民收入份额,而
60%
的其他人口则能得到
70%
的国民收入份额,出现了收入差距。这是一个规律,是农民收入低的基本原因。
在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下,平原地区,一个劳动力可以耕种
20
亩以上的粮食作物。我国有
18
亿亩耕地,近
40
亿亩林用地,再加上渔、牧等行业,现在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大约
1.5
亿,而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是这个数字的三倍,这就相当于三个人干一个人的活,自然就形成了三个人拿一个人的“工资”的局面,决定了农民收入低,决定了城乡收入的明显差距。不改变这种情况,就消除不了造成城乡收入差别的基本原因、无法根本改变城乡收入差距,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才能基本消除城乡收入差距。
可见,要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基本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主要靠发展非农产业、提高城市化程度。
加大扶农力度
我国农村劳动力多于农业需要的几倍,是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造成的。要把现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消化掉、转移到非农产业,至少还需要三十年时间。
农业关系着粮食安全,又是一个很脆弱的产业,农产品在市场中常处于弱势地位,还经常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所以许多国家对农业都实行扶持政策。
我国还有几千万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大多数农民还会遇到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境遇,所以扶农既有稳定农业发展农业的内容,也有人道主义的内容。
加大扶农力度,就是政府要增加或大幅度增加在农业上的财政投入。这不能根本消除城乡收入的差距,但可以稳定发展农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就当前情况看,扶农资金应该重点用在下面几个方面。
建设抗御大旱大涝的大型水利工程。今年出现了许多的大旱大涝,造成了不小的灾害,说明抗御大旱大煤涝的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政府投资建设抗御大旱大涝的大型水利工程,既有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又有减少农民农业成本的经济意义,还有保护农民生命财产的人道主义意义。
完善农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要适当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金,最重要的是让每一个需要补助的人都能得到低保补助,把低保补助金发到真正需要低保的人手中。
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县的农村,实行完全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等一切学习用费由政府承担,禁止学校以不缴费为理由拒绝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对考入大学的贫困生实行助学金制度。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yinlin0379
2010-10-29 08:00:00
鼓励发帖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己丑牛
2010-10-31 21:38:51
yinlin0379 发表于 2010-10-29 08:00
鼓励发帖
谢谢鼓励!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己丑牛
2010-11-21 22:35:29
2#
yinlin0379
据说郑风田是贵校的教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andliup
2010-12-1 22:39:04
现在农业伤二三产业,有点扯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zjlbrave
2011-1-13 09:55:21
一派胡言,粮食涨价起止影响基本粮食需求,蛋禽畜的养殖不用粮,只有反刍动物才只用草料。
这种教授根本不做基本研究,放这种大炮来吸引眼球,可悲!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注意]人大郑风田老师好菜啊,哈哈哈
斨7缣锏龋阂源蠖拐铰痔バЧ更好?
斨7缣锏龋阂源蠖拐铰痔バЧ更好?
郑风田:中国“剩男”三千万会带来什么问题?
求牛人!谁有Orange Country 的答案阿?VAR的题目 很多名校上课都用过
郑风田:为什么城乡收入差距难缩小
Bank of America notes on Country Risk
郑风田:抗旱设施为什么失灵?
罗兰贝格南航中期战略规划
郑风田:为何“猪周期”难破?
栏目导航
农林经济学
休闲灌水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学道会
悬赏大厅
金融学(理论版)
热门文章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10+指标】2007-2024年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 ...
ibm-AI时代的银行业-以AI驭险,更须为AI设防 ...
【24重磅,自用整理!】2000-2024上市公司投资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下风光储系统发展趋势分 ...
新宏观丨对刘元春关于新凯恩斯主义六点共识 ...
范撒普《实现财务自由的安全策略》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