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48 0
2010-11-01

人民币升值将加大钢铁业“两头受挤”压力

2010-10-29

  近来“货币战争”、“汇率战”等词汇不绝于耳,这或许可以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中闻到其中的“火药味”。自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连续刷新最高纪录,截至10月25日累计已走高1546个基点,并一度于10月18日达到最高点,升值幅度达到2.6%左右。

  今年初以来,钢铁价格一直在低位区域震荡,在整个钢铁上下游产业链中一直处于价格“洼地”。尤其是上游的铁矿石价格和下游的房价,不仅突破了金融危机前的价格高点,而且还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使钢铁行业“两头受挤”的压力进一步加大,生产经营将更加困难。

  输入性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推高钢铁制造成本

  诚然,人民币升值后单位货币购买力提高,能够相应地降低铁矿石、废钢等冶炼材料的进口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阶段钢铁行业的采购成本压力。但也要看到,单位货币购买力提高对于国际市场冶炼材料行情也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因为人民币升值以后,市场预期中国需求因此大幅增加。6月19日,中国实施新的汇改措施,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就引发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的应声上涨。

  据海关统计,7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41.38美元/吨,环比上涨1.53美元/吨,涨幅为1.09%;8月份平均到岸价格为139.65美元/吨,虽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仍上涨54.67%,处于较高水平上。特别是在9月份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剧增,价格也被进一步推高。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9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创下了今年5月份以来的新高,达到5260万吨,比8月份增加了18%;到岸均价为143美元/吨,环比上升2.4%,同比上涨65.61%。9月9日,三大矿山巨头主动下调了第四季度长期合同铁矿石价格,整体比第三季度下降10%-13%。业内人士指出,第四季度铁矿石长协价格虽然下调,但第三季度以来长协价与现货价倒挂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而且这是在前3个季度连续大幅上涨后的下调,这样的降幅根本减轻不了目前中国钢厂的高成本压力。

  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意外”加息是我国政府为抑制通胀而采取的措施,从中也显示出我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民币和美元的利息差扩大后,可能导致“热钱”加快流入中国,从而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外,目前刺激前期美元指数(名义汇率)上升的欧系货币贬值也将告一段落,加之美联储采用事实上的弱势美元政策,从而打通了美元贬值通道。而美元的相应贬值,势必导致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炼焦煤、废钢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不仅如此,美元贬值还会使得更多“热钱”流入相关大宗商品领域避险,从而进一步推高国际钢铁原材料价格。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8月、9月份生产资料综合平均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和1.2%,同比分别上涨6.1%和9.5%。1月-9月,生产资料综合平均价格累计同比上升13.1%。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8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快速上升至60.5%,环比升幅高达10.1个百分点;9月份继续升至65.3%,在各分项指数中升幅最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预计,第四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将维持坚挺或小幅攀升的走势。由此看来,钢铁企业面临的来自上游原材料的高成本压力不仅难以减轻,可能还有加重的迹象。

  人民币升值让钢材直接和间接出口“雪上加霜”

  自6月份实施新汇改以来,我国钢材出口量连续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7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55万吨,环比下降19.04%;8月份,出口钢材280万吨,环比下降38.46%。尽管9月份钢材出口有所回升,达到301万吨,但出口规模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钢材出口下降除了与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家取消大部分钢材的出口退税等有关之外,人民币大幅升值造成国内钢材出口竞争力减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业内人士认为,第四季度钢材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

  与此同时,下游行业带动钢材间接出口的形势也不容乐观。以机械工业为例,自6月份实施新一轮汇改以来,出口增速连续回落。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6月份,机械工业出口额为229.44亿美元,同比增长48.81%;7月份出口额为237.8亿美元,同比增长42.93%;8月份出口额为227.52亿美元,同比增长42.29%。此外,机械工业的贸易顺差更是连续大幅下降,6月份为13.89亿美元,7月份为10.17亿美元,8月份为2.9亿美元。对此,机械行业的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造成机械工业出口增速下降的因素很多,但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出口的机械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利润本就较低人民币升值后,机械产品的出口成本被大幅提高,毫无利润可言。年初,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曾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做过分析,机械行业最大的容忍值为人民币升值2%-3%。今年4月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国伟曾对人民币升值对机械工业进出口的影响算过一笔账。假设人民币升值0.2元,即1美元从当时的6.826元人民币升值到6.626元人民币(即升值2.9%),2009年机械工业进出口额分别按1美元兑6.826元人民币和1美元兑6.626元人民币计算,进口支出和出口收入相抵后要减少收入29.84亿元人民币。如果升值0.4元人民币,则大约要减少收入60亿元人民币。以此类推,升值越多,影响越大。然而到目前为止,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经达到了这个最大的容忍值。今后,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还很大,因此机械行业面临的出口和生产经营形势也不容乐观。

  人民币升值导致进口加速或将抑制国内钢材需求

  此外,这位业内人士还告诉记者,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中高端装备产品产生的影响最大,不仅会使其出口竞争力减弱,也会使其在国内市场份额受到国外同档次产品的威胁。因为单位货币购买力增强后,对于处在同一档次上的中高端装备产品,国内用户更愿意购买进口产品,进一步蚕食本来属于国产中高端装备产品的市场份额,从而减小对国产钢材的拉动力。这可以从海关统计的金属加工机床进口数据中可以窥见一斑:8月份,我国进口金属加工机床9754台,环比增长10.34%,同比大幅增长117.63%;9月份进口11376台,环比增长16.63%,同比大幅增长116.93%。

  受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影响,加上人民币大幅升值,货币购买力增强,近几个月我国进口呈现加速增长之势。据海关统计,8月份,我国进口总值为1192.66亿美元,环比增长2.1%;9月份增长到1281.12亿美元,环比增长7.4%。

  这种趋势在机械、汽车、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体现得更加明显。6月份以来,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持续增加,6月-9月分别为559.29亿美元、577.06亿美元、591.68亿美元、625.93亿美元。业内人士指出,人民币升值导致我国有关产品进口加速,已给相关的下游用钢行业造成冲击。这将进一步影响国内的钢材需求,因此,这种趋势应引起钢铁行业的进一步关注。




作者:罗忠河 来源:《中国冶金报》2010年10月2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